目前分類:外國文學 (25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作者:潘妮‧文森茲 (Penny Vincenzi)
出版社:麥田出版
出版日期:預計2011/07出版

*感謝麥田出版給予試讀機會



一場連環車禍,撞亂了人生的百轉與千迴,撞出了情感的糾葛與周折。在三、四十秒的時間裡,
某些人的生命就此結束,某些人的生命就此改變,一場威力強大的因果遊戲於焉展開──一直很喜歡這段文案,言簡意賅,深嵌心坎,使人不禁再三思索著人生這回事。


由於本書出場人物眾多,出版社貼心地附上一張人物關係表,有效提升閱讀順暢度。序幕開始便是怵目驚心的連環車禍現場直擊,而後時間場景定格,時空回到事發之前。這種表現手法,在電影戲劇中很常見到,先來個震撼彈,攫住讀者的視線及心,然後再將故事來龍去脈,從頭到尾,鉅細靡遺,娓娓道來。

喬納森,婦產科醫生,日進斗金,家有賢妻及一雙可愛的兒女。在這場猝然降臨的橫禍中,雖福大命大,倖免於難,更古道熱腸英勇無比地在車禍現場救難助人,然而他編織的謊言也因此現形,人生災難才要開始,他該如何向老婆解釋自己為何會出現在不該出現的場合?車上為何有女人?婚外情的穿幫,讓喬納森的婚姻陷入空前大危機……

托比在結婚前一天向最好的朋友巴尼坦承酒後亂性,並受到女方威脅勒索要破壞婚禮,為了解決此樁荒唐風流帳,大大延誤了趕赴教堂的時間,由於成婚時間迫在眉睫,於是這對新郎伴郎改變原本路線,駛上四號道路,碰碰碰碰碰,車禍發生,托比重傷,巴尼逃過一劫,這場車禍又將如何改變托比與巴尼的命運?

喬治雅,一個懷有明星夢的小咖臨演。為了趕往試鏡現場,搭了疲勞駕駛的貨櫃車司機派崔克的車,一路上喬治雅竭力與派崔克說話,以免他打瞌睡。事情發生的太快,貨櫃車不知何由陡然轉向,以致命的力道衝往分隔島,後面來車閃躲不及,連番撞在一塊。派崔克被卡在駕駛座上,生命垂危,喬治雅毫髮無傷爬出車外嘔吐之後,蹣跚獨行,離開滿目瘡痍、哀鴻遍野的車禍現場。

老婦人瑪莉與初戀情人羅素分離數十年後相約見面,卻因這場車禍而無法赴會,這對老人家最終能否如願見上一面,再續前緣?處理車禍傷患的艾瑪醫生與男友路克,常聚少離多,總覺得他倆的內在條件頗不相配,話也不投機,期待這段感情有變數,艾瑪找到適合她的男人。還有艾比(喬納森車上的女人)與威廉(目擊車禍的熱心民眾)會不會跌破眼鏡眾人眼鏡,被送作堆,我還滿期待能在拿到完整實書後,看到令人耳目一新的發展。

此外,尚有許多人物,礙於篇幅,於此只提及幾個印象比較深刻的來做此篇感想之抒發。看完這三百頁故事,最讓我擱在心上的問題是喬治雅究竟在車上做了什麼舉動,抑或說了什麼話,導致貨櫃車失控翻覆,要想釐清整個事故發生之謎,喬治雅必定是其中關鍵,好個扣人心弦、吊人胃口的節錄版啊!

這場車禍,看似是命運在操弄人生,命運破壞人生原有的好時光,然平心而論,這些故事人物會開上致命的四號道路何嘗不是自己的選擇,如果沒有那樣的緣由,又何來這樣的結果?覺得同情或活該,感受自在人心。總之,人生,一言難盡。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凱特‧派翠克 (Cat Patrick)
譯者:柯清心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11年7月初版

*感謝大塊文化給予試讀機會




羨慕嗎?擁有未來記憶耶!多美妙的一件事!。只看表面書名,不知其中實情,不驚羨者,應該幾稀矣!「對我而言,閱讀即是記憶」──這是本書主角蘭登‧朗恩的內心獨白,也是她每日的例行公事。每天,她必須在凌晨四點三十三分之前,將腦袋裡還記得的當天記憶寫入筆記中,當成回憶錄、備忘錄,因為過了這個時間,她的大腦硬碟將被清空,過去一天的點滴將會忘得一乾二淨,這樣,你還羨慕嗎?


事出必有因,蘭登與眾不同的記憶機制並非渾然天成,很小的時候親身經歷的一場重大變故,許是太過驚愕,小小心靈受到打擊,於是大腦記憶體出了錯,從此,在她的記憶裡,沒有過去,只有未來。每天每天依靠記憶消失之前寫下的筆記,以及母親、摯友的從旁提點協助,蘭登總算也能過著像樣的正常生活。

路克──蘭登的男朋友。如果你以為愛情的力量真偉大,所以蘭登對路克的記憶並不會隨著每日的重新設定被抹滅,這點恐怕要教你失望了。對愛情奇蹟寄望深厚的我,對此感到有些落寞,然換個心念想,這樣的劇情發展較為「真實而不過於神話」,每次的重逢、每次的約會、每次的接吻都是「第一次」,無形中讓故事增添一股酸甜的韻味。

然而,在蘭登的未來記憶中,似乎不見路克身影,這究竟意味著什麼?一次偶然的粗心,蘭登得知路克竟然......,竟然怎樣?這片段我個人覺得精采又感人,乃全書我最中意之處,理所當然要賣個關子,只能說「人生自是有情癡」啊!作者沒有用特別強烈的文字敘述來強調這對小情侶之間的因緣,然而就是這種淡淡的感動才更深入心坎裡。

又,蘭登一直莫名地「預見」同一場喪禮,躺在墓地裡長眠的是誰?那名讓她印象深刻的老婦人又是誰?這其中是否隱含著什麼秘密或徵兆?這場傷透心的聚會,會是開啟蘭登記憶之迷的關鍵之鑰嗎?她的記憶機制能否恢復正常?

這本書,不激情也不煽情,從頭至尾沒什麼突然的高潮迭起,淡筆濃情,讓人在閱畢的幾天之後,寫著這篇心得的此時此刻,仍感受的到故事的餘韻。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艾蜜莉.吉芬
原文作者:Emily Giffin
譯者:葉妍伶
出版社:馥林文化
出版日期:2011年06月03日

*感謝馥林文化給予試讀機會




經典情歌廣島之戀有段詞是這麼說的:「越過道德的邊境,我們走過愛的禁區,享受幸福的錯覺,誤解了快樂的意義。」外遇,大概就是這種感覺吧!在感情上有嚴重潔癖的我,不否認這本書讓我看得有些痛苦,翻書的手指很沉重,遲遲不想知道故事發展,彷彿自己就是書中女主角,不大願意面對接下來將遭遇的難堪。


唉!男人啊~你為什麼要外遇?嫌棄每天與柴米油鹽醬醋茶為伍的糟糠之妻醜了?臭了?也是,家花哪有野花香。覺得婚姻生活變得平淡乏味毫無激情火花,所以與老婆相處的時刻是萬分難受度日如年?既然如此,當初何必踏入所謂的戀愛的墳墓,何不談一輩子的戀愛就好。有會外遇的男人,自然也有會外遇的女人,不過這並非本篇討論重點,姑且撇開不談。

有關外遇的故事都很老哏,除非當事人愛上同性或外星人或非人也,那才叫做創意,不過老哏也是哏,就看作者如何發揮功力,讓老哏激盪出新的火花,創造出不同的況味。艾蜜莉‧吉芬在處理外遇情節及主角情緒的部分,絲毫不見刻意誇大的狗血式描述,唯見深刻剖析主角內心的文字,是故,當故事進行到外遇男女展開曖昧不明若有似無的情愫時,開始覺得閱讀過程的分分秒秒難熬不已,太揪心,太狠心,太搥心肝,太教人生氣了!

從表面看來,泰莎很幸福。老公尼克是醫術高超,視病如親,人見人稱讚的帥醫生;兩個可愛的小孩,一男一女恰恰好。尼克主外拼經濟,泰莎主內顧家庭,貌似無比和諧,搭配得天衣無縫的婚姻生活,在他們正在燈光美氣氛佳的餐廳慶祝某週年結婚紀念日的那晚起了波瀾,誰都沒料到一場燒傷意外竟成了他們的婚姻殺手。

單親媽媽薇樂莉的獨生子查理意外遭火吻,主治醫師恰好是尼克。尼克的英俊,尼克的關懷,尼克的溫柔,尼克的自信,吹皺薇樂莉那原本有如一灘死水的心,明知不可為而為;卻還是放縱自己沉浸於不理智的情潮之中,明知當人家小三不道德,卻還是放任自己淪陷於傷害他人的自私情欲之中,女人何苦為難女人呢?

在這故事中雖沒有明顯的「愛情沒有先來後到」、「不被愛的才是第三者」、「我願意當個沉默的小三」之類第三者喜愛擁抱的、宣示意味濃厚的偏差愛情觀,但如薇樂莉這種只懷抱著美好願景,不敢奢求有個美麗結局的小三,其默默潛入的破壞力,往往更蝕人心骨。薇樂莉或許處境堪憐,然而,於情,我絕對與泰莎站在同一陣線;於理,我還是挺泰莎挺到底。

至於尼克,外遇的理由全不是理由,也許主外太久,自以為是了,殊不知持家也非易事,主內的老婆辛苦壓力不下於他,居然見笑轉生氣口不擇言傷害老婆,為自己的外遇找台階下,這種男人,於此不予置評!婚姻,有「昏」才有姻。要維繫婚姻的長久與美好,包容與共識很重要,這兩點尼克都很缺乏,看來這位叱吒杏林的優秀大醫師,婚姻學分不及格!

《再一次心動》,書名其實已透露整個故事的最終走向,平心而論,我不甚喜歡,然則人生中有許多事情很難用二分法來解決,所以也很難評斷結果是好是壞,換個角度想,作者編織的結局其實留給讀者很大的想像空間呢!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克莉絲汀娜.奧森
原文作者:Kristina Ohlsson
譯者:陳靜芳
出版社:三采
出版日期:2011年05月27日

*感謝三采文化給予試讀機會





話說故事一開頭就很霹靂,馬上就讓我的心情down到零下幾度C,「
你這一事無成的窩囊廢,你這沒用的畸形兒。你不該存在的!你真邪惡、真邪惡」,光這幾句話就讓我火冒三丈,七竅生煙!可憐的受虐兒啊,不只遭受精神虐待,身上的傷疤更是數也數不清。明眼的讀者一眼就能瞧出這個首先出場的、小時候飽受家暴凌虐的「他」,必定就是日後那個心理嚴重扭曲的變態兇手,但高就高在這啊,不看到最後,此神秘人的底牌是不會掀開的。


原本以為只是單純的兒童失蹤案,在發現受害小女孩全身赤裸,頭髮剃光,額頭上刻著「沒人要」三個字,被棄置在急診室外人行道的屍體後,改朝預謀殺人方向偵辦。在抽絲剝繭的查案過程中,艾立克辦案團隊一度以為揪出可能的兇手是誰了,誰知劇情一個峰迴路轉,不但嫌疑人與案情無關,更在無意間扯出戀童癖案中案,使得全案更加複雜難解。在這裡很想打抱不平一下,戀童癖一案的首腦代號居然是「長腿叔叔」,喔不~怎麼不取個「藍鬍子叔叔」或者「小紅帽的假外婆」之類的名字?簡直嚴重汙衊長腿叔叔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大膽!

剛加入艾立克團隊的新血芙蕾卡,是女性,也是無實務經驗的學院派。撇除些微的性別歧視不談,同事彼得對芙蕾卡的背景相當不屑,頭子艾立克對芙蕾卡的出身也有那麼一點點不以為然,總是在前線奔波的他們,認為這些只會滿口理論的人懂個屁,因此芙蕾卡對案情的不同看法被當成不專業,這先入為主的偏見,導致偵查方向錯誤,不但錯失拯救小女孩之先機,甚至又多犧牲了兩條無辜人命。其實我頗喜愛彼得與芙蕾卡之間的暗潮洶湧,讓整個辦案氛圍更令人屏息。

又,這本書裡,不只疑雲多,連小三也多。芙蕾卡是心甘情願做人家的小三;艾琳是糊里糊塗做了人家的小三還不知情;在故事裡無足輕重的路人甲琵雅則是彼得的肉體外遇對象。看來小三現象不只電視劇氾濫成災,連犯罪文學也要趕時髦。

此外,家庭暴力也是重頭戲。疼某大丈夫,打某豬狗牛,當然了,家暴不分性別,也有耳聞男人被女人家暴。小時候被家暴者長大成為家暴者的機率非常高,兇手就是個很典型的例子,嚴重的暴力傾向,已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稍一個不順心就對身邊女人老拳相向,每回讀到如此橋段總覺驚愕、憤慨、心疼及不可思議,同時也折服於作者描寫筆觸之細膩真實,教人看得皮肉隱隱發疼。

每本書的命名都有其意義,《聽話》,我琢磨甚久,始終參不透其喻義,姑且用我自個兒的想法來做個膚淺的解析。聽話一詞,有順從之意,施暴者總要受暴者乖乖聽話,免得挨揍,這是一解。另解,男人與女人要彼此尊重,你聽我話,我聽妳話,才不會誤大事而空悲切,不明白?看書便知。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亞麗珊卓.艾多涅圖
原文作者:Alexandra Adornetto
譯者:亞奇
出版社:三采
出版日期:2011年06月03日

*感謝三采文化給予試讀機會




見書名有「特務」二字,凡存檔在大腦記憶體中之電影動作片精采刺激片段,一一浮上腦海,於是乎,我預想中的這本書應該會出現很多滿天金光閃閃,整地瑞氣千條的天使與惡魔鬥法場面,書看了一半,發現事實並非如此,故事確實是一閃一閃亮晶晶,但滿天都是紅心心,也就是愛情多於特務,不過本書本來就定位在奇幻純愛類型,以談情說愛為重心也是應該的。


又閱讀任何書籍,我一向鮮少留意作者介紹,這回心血來潮,想認識一下作者,沒料到此舉大大打擊震撼了我的心靈。亞麗珊卓,芳齡居然只有一十八,更了不得的是她十三歲時就已出書,想我十三歲時還只是個每天煩惱著上體育課很討厭的呆小孩,十八歲時也只是個成天裝氣質跑學校圖書館借書的黃毛丫頭爾爾,光是這一點,就值得為作者拍個掌聲三分鐘。

據說天使沒有性別,但小說中的天使性別分明,化身為人類來到人間執行上帝指派的特別任務的天使們,變男變女變變變,變成兄妹一家親。大天使加百列為大哥,天使愛維及小天使貝瑟妮是妹妹。初次降臨凡間的貝瑟妮,最抵擋不住人間誘惑,尤其愛情。當天使愛上人類,當清純美麗的貝瑟妮遇上丰神俊美的賽維爾,一時天雷勾動地火,愛情波濤排山倒海而來,來勢之洶洶,連本事無敵的加百列也擋不住。黑暗勢力日益囂張,驅逐邪惡拯救人類的任務迫在眉睫,小情侶的情情愛愛暫且擱一旁,有空再來說教便是。

故事後半段,毀滅天使的作惡多端,讓原本軟趴趴的故事硬了起來,我的精神隨之一振,眼神隨之一亮,想我的骨子可能是屬於暴力底的,要不然怎會老是喜歡讀有關打鬥的敘述……總之,雖然天使與惡魔的對抗無須刀來劍去,不過也不失精采,縱使正邪之戰描述的篇幅不大,但還有續集可以期待!

看完整本書之後,有幾個名為「夢幻」的氣球在我身旁圍繞。一、主角設定為天使,不管熾天使也好,墮落天使也好,依我個人觀感,他們本身的存在就很夢幻;二、天使落入凡塵這件事也很夢幻,姑且不論他們有艱險的任務在身;三、天使與人類相愛更是夢幻,天使與人類本無法結合,故事裡愛得死去活來的小情侶,最終要如何開花結果,頗使人好奇;四、天使暗中守護人類,這不是夢幻是什麼呢?(呵)

頗想看續集,路西法的僕人傑克會不會在第二集裡出現,故事尾聲埋了「I’ll Be Back」的伏筆,總覺得第一集他的邪惡發揮得不夠多,輕易就敗給了愛的力量,但願第二集更有看頭。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約翰.葛林&大衛.賴維森
原文作者:John Green & David Levithan
譯者:黃涓芳
出版社:尖端
出版日期:2011年05月17日

*感謝尖端出版給予試讀機會





「世上的人兒這樣多,你卻碰到我,過去我沒有見過你,你也沒見過我,這樣的機會不太多,只能算巧合,湊巧相遇在一起,相聚只一刻……」緣分這玩意啊,可遇不可求,雖然這世上同名同姓很多,但這些人要兜在一塊,還得仰靠緣分才行。


這本書很妙,由兩名作者共筆,一人負責單數章節,一人負責雙數單節,敲定「兩個威爾必須在成人影視店相遇」為唯一書寫原則,其餘細節隨個人發揮,這種新穎的創作方式,頗使人耳目一新,章節與章節之間讀起來也意外順暢,可惜時間不夠充足,要不然我很想嘗試將單雙數章節分開看,看看是否能出現絕妙的閱讀況味!

看這書時總不禁胡思亂想著一些與書本內容搭不上邊的事:如天底下跟我同名同姓的人有多少?年齡層的分布如何?從事什麼行業或者還是學生?個性怎樣人生際遇又是如何?倘若對自己的人生有所怨懟,又假使人生可以交換,會選擇交換人生嗎?(咦!這段好像離題太遠了,儼然是與故事內容完全無關的遐想……)

兩個同名同姓主角的人生劇,交叉輪播,原以為這兩段人生會是永不相交的平行線,然而經過某些因緣巧合,讓這兩條平行線各自拐了個彎,兩人的人生從此有了交集,閱讀起來更多了幾分趣味。威爾‧葛雷森X威爾‧葛雷森=?這兩人的相遇會摩擦出什麼樣的火花頗耐人尋味!

同是威爾‧葛雷森,一個住艾凡斯頓,一個住納波維爾。兩人住的地方相距不遠,但無論哪方面都差了十萬八千里。

一個家世家境都不錯,一個是單親家庭的孩子。
一個愛女生,一個愛男生。

一個是恪守「1.別太在意2.閉上嘴巴」兩原則的溫和理性派,一個是總掙扎於自殺或殺死周遭所有人的重度憂鬱型。

一個老是被學校同儕誤認為是同性戀卻不以為意,一個是貨真價實的同性戀但一直沒有勇氣坦白自己的性向。

而每次都能把自己肥大身軀以神乎其技之姿擠進狹窄的課桌與課椅之間、在我看來總是自我意識過剩的胖子泰尼,不只身體大,戲份也多,在兩個威爾的生活裡,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他是他們生命中的要人,是前者威爾的麻吉兼換帖,是後者威爾的第一位情人。

平心而論,只要稍微有關同志之愛的題材,我都沒有興致閱讀,偶爾不小心讀到了,會有誤上賊船的感覺(謎之音:明明就是自己硬想撿來看的書,哪來的誤上?)。在《兩個威爾》裡,原本以為關於同性戀的橋段我會讀得很痛苦,不過泰尼毫不遮掩自己的戀愛性向,反而大大方方以舞台劇的方式公諸於世──本人就是愛男人啦,這種積極尋求認同的執念,其實還滿讓人感動的,表演落幕後,忍不住想為他喝采。誰說只有少女情懷總是詩,我說少男情懷也不遑多讓啊!

不論是對親情友情愛情的迷惘、對世事本事古今事的迷惘、對自我或他人認同的迷惘,在迷惘中成長是轉大人的必經路程,書裡年輕懵懂的主角們的青春時代才正要開始,神采青春才正要飛揚,拜《兩個威爾》之賜,我彷彿也乘坐了趟時光列車,重溫生命中最燦爛輝煌的青澀歲月。

走筆至此,也不管心得是否會因此偏離主軸,歪了就歪了,一曲「年輕不要留白」莫名地浮上心頭,旋律在我耳邊嗡嗡作響,害得我就是很想大聲唱──盡情揮灑自己的色彩,年輕不要留白,走出戶外放開你的胸懷,陽光也叫我不要再等待,一起魅力搖擺,年輕不要不要留白……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以撒.馬里昂
原文作者:Isaac Marion
譯者:吳俊宏
出版社:小異出版
出版日期:2011年04月25日

*感謝小異出版給予試讀機會





打從娘胎出生以來,從來沒想過我會這麼喜歡僵屍!拜託,僵屍耶!卒仔如我連看個威爾史密斯的「我是傳奇」都會被裡面陰森駭人的僵屍給嚇到晚上睡覺做惡夢,居然會喜歡上這種一身灰皮膚,只會拖隻腳走路彷彿做壞的機器人,不時還要哀個幾聲鬼叫,張嘴就要咬人脖子吃人腦子的恐怖怪物?這感覺實在非比尋常。如果不是我腦袋壞掉就是膽子變大,再不然就只剩下一個可能──《體溫》裡的僵屍,R,魅力無敵,讓我對僵屍另眼相看!


當僵屍愛上人類,會擦出什麼樣奇妙的火花?光是要壓抑住看到人類就想嗑下去的欲望就已經很吃力了,遑論與人類談情說愛這等浪慢情事。R作夢也沒想到在他嗑了派瑞‧凱文的大腦之後,居然深深被派瑞的記憶所著迷(僵屍只要吃下某個倒楣者的大腦就會重溫那人腦海中的記憶),「茱莉」這名字彷彿帶有魔力一般,隨即迷惑他原本空洞的心,心裡那池春水吹起了久違的漣漪,當活死人這麼久,R第一次對眼前的獵物嘴下留情,第一次對眼前美味的人類大餐產生保護欲,就這樣,R將倖存的茱莉帶回他的僵屍窩藏匿起來。

R分成數次嗑下「暗坎」的派瑞腦子,派瑞腦子裡殘留的記憶在一次又一次在眼前重演,使得他對茱莉越來越了解,對她的「感情」也越來越深,茱莉對R的感覺也因相處時間甚久漸漸起了微妙的化學變化。

就我看來,茱莉也是奇女子一名。哪有人能在被僵屍「綁架」之後如此快速適應僵屍圈?與僵屍談時勢說音樂、充當教練教僵屍開車等等,這一切的發展太跳tone、太吸睛、太有想像空間了。忍不住要讚歎一下作者以撒‧馬里昂的寫作功力,「其所以神化而超出於眾表者,殆猶天馬行空,而步驟不凡。」其豐沛不絕的想像力,精練優雅的文字,如詩如歌的敘事節奏,令人拍案叫絕的黑色幽默,僵屍與人之間發展出的曖昧及真情等元素,充分緩和書中諸多血腥殺戮,故閱讀起來不覺悚然噁心。

我個人非常喜歡R與茱莉的相處模式與對話。R的體貼,R的不顧自身安危(是的,別懷疑,僵屍也會有遇險的時候)為愛豁出去的表現,帥氣啊!讓人幾乎忘了他是一隻僵屍!茱莉對待R的態度,彷若自家人那樣隨意自在,真摯而誠懇,間接鼓勵了R想要改變僵屍世界的信念。

在人心慞惶僵屍猖狂的末日世界,僵屍與人類的對峙沒完沒了,僵屍R與人類茱莉該如何用他們微薄的力量改變已經變得殘不忍睹的世界,該如何化一切干戈為玉帛,說服人類幫助僵屍走出黑暗,以推動僵屍與人類之間的和平共存?只能說愛可以戰勝一切,至於個中巧妙,《體溫》中自有妙解!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詹姆士.達許納
原文作者:James Dashner
譯者:陳錦慧
出版社:三采
出版日期:2011年04月30日

*感謝三采文化給予試讀機會






假使有天你發現自己身處在一個金屬大箱中,大箱子將你運送到一個莫名其妙名喚「迷宮幽地」的鬼地方,更糟糕的是你對自己的人生記憶只剩下名字而已,這該如何是好?故事主人翁湯瑪士,正面臨如此窘境。


被困在迷宮幽地裡的幾十人,清一色是歷經相同遭遇的青少年。他們過著自給自足,自治自律的生活,每人各司其職,有所謂的土木手、鋤犁手、開膛手、雜活手、醫療手、烹飪手、繪圖手以及飛毛腿等,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復一年日復一日。

飛毛腿的工作尤其危險,迷宮石牆每晚在關閉之際都會位移,故擔任飛毛腿的遜客(迷宮小社會的用語)們,天一亮就得在外面的迷宮奔跑打轉,為移動過的石牆做記錄並試圖尋找迷宮出口,然後天黑前趕在迷宮石牆關閉前回到裡面的迷宮,以免遭在夜間出沒的鬼火獸襲擊。

湯瑪士才剛來到迷宮幽地,對迷宮內的景物竟有似曾相識之感,莫非他以前曾經來過迷宮?還有那名喚做泰瑞莎的女孩究竟是誰,為何昏迷中的她一直喃喃喊著他的名?他應該認識她嗎?

在湯瑪士失落的記憶中,到底隱藏了多少關於迷宮的秘密?所有的記憶拼圖都拼湊得差不多,唯獨少了最關鍵的那塊就得以拼組完整,找出帶離大家逃出迷宮的方法,看來只有那個危險的辦法可行了,不成功便成仁。故事越到後面,越是緊張刺激,看得我血脈賁張,以為血液即將衝破皮膚傾洩而出。
 
試想,被困在這麼一座迷宮之中幾十幾百個日子,倘若有天終於有希望逃離,你會選擇待在看似比較安全的迷宮之中,繼續當顆受人掌控的棋子;還是像書中主角們一樣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博命殺出一條血路以換取成功機率極低的自由?

以為的出口卻是另一個迷宮的入口;以為的結束卻是另一個陰謀的開端,《移動迷宮》埋有伏筆!真是壞心啊!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卡蜜.嘉西亞&瑪格麗特.史托爾
原文作者:Kami Garcia & Margaret Stohl
譯者:陳彬彬
出版社:尖端
出版日期:2011年04月12日

*感謝尖端出版給予試讀機會





「伊森!救我!」,就只差那麼一點點,伊森小子就有可能抓住正在墜落的她,末奈何,英雄救美無法遂願,只能眼睜睜看著美人從指尖滑落。猛然驚醒,原來只是惡夢一場。樓下的艾瑪大嬸扯開嗓門大吼,催促伊森小子起床,這才有回歸現實之感!


喔,對了!還有件奇怪的事情!到底是誰偷偷在他的ipod輸入奇怪的歌,十六個月亮?該不會是林克那臭小子幹的好事吧!去學校再找個機會問他好了!

開學第一天,學校莫名的騷動,原來鎮上陰名遠播的雷老頭居然有外甥女,名叫蕾娜。蕾娜,擁有魔鬼的身材,天使的臉孔,醜爆的穿著品味,加上老是開著家裡那台加長型的黑色靈車上學,更是閃閃惹人礙。

在偶然中,伊森小子終於有機會一睹蕾娜真面目,驚覺夢裡救她千百度的伊人竟就是站在馬路中央處淋雨的蕾娜小妞,兩人對眼,一拍即合,從此伊森與蕾娜便搭起友誼的橋樑,並順理成章的日久生情,不睬他人眼中的嫌憎,嘴上的惡言,仍每天你儂我儂的甜蜜度日。

然而,有情人的廝守,總是多有磨難。在伊森得知原來他美麗的小蕾娜是名即將面臨轉化的小女巫之後,非但沒有被可能會轉化成黑暗壞巫婆的小蕾娜給嚇跑,反而一心一意守護著她,兩人的相知相守,教我這局外人看了感動萬分,擰心珠淚暗飛。

隨著轉化日的逼近,他們遇上的兇險也越多,那場總是一做再做的惡夢,是否預言了什麼?緊張緊張緊張,刺激刺激刺激,到底伊森傻小子最後能否順利抓住蕾娜小女巫的手?欲知詳情,請翻開《美麗魔物》第XXX頁。

整體而言,故事主體吸引人,節奏緊湊無冷場,人物設定頗討喜,遣詞用字很順眼。在這本書裡,找不出我不喜歡的章節段落,找不出我討厭的人物角色。即使是歹人歹心的壞巫婆(師)或妖靈──不管其背後是否背著情非得已的苦衷;即使是膚淺的學生及家長,不管出場次數多寡,每位都滿對眼,這點倒是我始料未及的。

在讀完最末一字後,心裡甚是疑惑,《美麗魔物》的故事難道就這樣結束了嗎?如果沒有續集,那麼結局可真的有相當大的想像空間啊!蕾娜啊蕾娜,美麗的魔幻尤物,來年造化,請好自為之啊!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金.哈莉森
原文作者:Kim Harrison
譯者:朱美郁
出版社:耕林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01日

*感謝耕林出版社給予試讀機會


這系列號稱是奇幻版CSI。或許是CSI影集太紅了,於是滿想了解奇幻世界中是怎樣運用魔法或咒語來調查犯罪現場,捉拿人犯。而這個由女巫瑞秋、吸血鬼艾薇,以及小精靈詹克斯組成之史上最強合作團隊,能幹出什麼樣的轟烈事蹟,且看作者金‧哈莉森的妙筆如何生花。


總的來說,覺得整本書的前二分之一處有點悶──或許是在為史上最強合作團隊的組成做交待及鋪陳的緣故。長達五百頁的書讓沒辦法加快閱讀速度的我感到很憂慮,所幸在主角瑞秋使用變身咒潛入調查對象的辦公室被捉包之後,故事開始漸漸邁入高潮,閱讀進度如有神助,對此書的興致也變得盎然。

瑞秋在鬥鼠競技場與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尼克相遇,兩人互助的逃命過程精采刺激,令人屏息。與FIB聯手緝捕奎特這段也很有看頭,或許是快結尾之故,一方面開心書快看完了,一方面關心這場戰役最終到底鹿死誰手,我這作壁上觀的讀者腎上腺素激增,看得是緊張萬分吶!

由於尚有續集,所以故事埋有伏筆。奎特的退場應該只是暫時,隱藏在西裝及鏡框底下的他究竟是何人物,何以如此神通廣大?他到底是普通人類還是吸血鬼,是法師還是巫師?這個謎在此集尚未得解,不知第二集是否能一解讀者之惑?

因為奎特這號道貌岸然的神秘人物,讓我不禁期待能在第二集《暗夜魔咒》看到他與瑞秋有更多精采的交手!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菲莉絲.卡司特、克麗絲婷.卡司特
原文作者:P. C. Cast 、Kristin Cast
譯者:郭寶蓮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11年04月01日

*感謝大塊文化給予試讀機會







與《夜之屋》系列的首度相遇,要從第四集的《不馴》開始說起。由於書友參加上一集的試讀,因之前沒閱讀過夜之屋而有幸被引薦並獲得第一集贈書,自此開啟我與夜之屋的緣分。未讀則已,一讀之後,發現原來吸血鬼的世界如此奇妙,一不設防便不小心栽入其中,想抽身為時已晚。(笑)


同樣有學校,同樣有奇奇怪怪的課程,主角同樣有死黨,同樣要對抗壞蛋,同樣是被標記的命定之人等等元素,讓我起初在閱讀之時,有在讀《哈利波特》的錯覺。不過越讀到後面,發現了夜之屋的多元性及豐富感,越讀越發有興致。我承認中間的集數還來不及看盡,只有待日後慢慢補回。

這一集裡,雖然柔依一行人歷經險惡遁逃至安全的(?)地底,但柔依始終覺得暗處彷彿有人在窺視著她,是她太敏感抑或是直覺太強?《窺獵》之名,我想是來自於此。

柔依的危機直覺及組織能力為我所讚賞,但就是濫情這點讓我有些吃不消。從西斯到艾瑞克到史塔克,一下子愛這個,一下子戀那個,一會兒吻這個,一會兒親那個,連旁觀者都猜不透了,莫說身陷情愛泥沼中,老是舉棋不定的柔依搞不清楚自己真正屬意哪位?!除卻濫情,除卻口頭禪「要死」,柔依這角色還算討喜。

不知為什麼,在閱讀《窺獵》時,我也如同柔依一樣,總會短暫而不自覺沉迷於魔王卡羅納的惡魔魅力之中。先不論卡羅納究竟幹了什麼驚夜之屋動夜之屋的壞事,他簡直完全符合了愛情小說裡的壞男人特質,雖是惡劣到諸鬼(沒被他迷惑的吸血鬼)共憤的地步,但心中「恰想嘛是妳一人」的「專情」,深深拽住我的心,害得我幾度提醒自己,他是夜之屋的敵人。菲莉絲‧卡司特與克麗絲婷‧卡司特創造出來的卡羅納一角,真可謂是狠角色吶!

根據描述,奈菲瑞特是何等的國色天香,但權利的欲望會腐蝕人心,即使擁有再出眾的美貌也是徒然,夜之屋裡不乏帥哥美女,就奈菲瑞特最為我唾棄,但我猜要看到作惡多端的她得到應有的報應,可能要到系列結束才能遂人心願了!

在此,想許下一個關於夜之屋的願望:希望在下一集當中,能看到柔依抉擇出心目中最深愛的人,四角戀已經很有看頭,千萬別再升級為五角戀了!歡喜相聚,歡喜祝福!阿門!!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艾倫.布萊森 (Ellen Bryson)
譯者:林靜華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11年03月01日

*感謝大塊文化給予試讀機會







當看到本書文案時,我就知道自己無法抵擋它向我迸射的魅力。沒讀過《大象的眼淚》沒關係,因為我也沒看過;不了解《希臘式愛情》為何物也沒關係,這點也不會造成閱讀上的阻礙。只要有顆喜歡探索新故事的心就足夠。


《奇人館裡的活骷髏》故事背景設定在一八九五年紐約市的巴納姆美國博物館。這座博物館展示的東西很特別,有世界最瘦、最胖、最高、最長、最神秘等最奇人物,每個人物都有各自的天賦,各自的故事,各自的秘密,各自想過的人生。
全文以巴索羅繆‧佛圖諾為核心。藉由佛圖諾的眼,窺得巴納姆美國博物館不為人知的後台世界;藉由佛圖諾的耳,聽得巴納姆美國博物館裡不可告人的秘密;藉由佛圖諾講述者的角色,探得奇人內在之最深處。

誠如《柯克斯書評》所言,佛圖諾是個令人驚嘆的角色。他非但不以自己怪異(或說是怪胎,甚至是畸形)的形象為忤,反而相當以此皮包骨形象為傲,更一心一意認定這是種天賦。「什麼是天賦?什麼是天命?我們如何成為現在的我?我們的覺知或我們的父母能為我們塑造多少自我意識?」作者在自序中點出這幾個我在閱讀故事過程中也極欲想了解的問題。

我很欣賞佛圖諾這個角色對自己「天生」皮包骨形象的異常自信,易言之就是愛自己。每個人出生世上,形象各異,不論是圓是扁,是正常或怪奇,只要對自己有自信(不是自負),身上就會散發出無形的美麗的光,巴納姆博物館奇人們的身上都可發現光芒,尤以佛圖諾的光最為強烈。「你我唯一的差別是我沒有把我的內在隱藏起來。」這席他在真人實像展中對觀眾說的話,簡直觸動了我心扉。每個人出生在世,姑且不管長得是圓是扁,是正常或怪奇,是好人或惡人,有多少人能坦然面對自己,認同自己的存在價值?連面對自己的內在都無法坦然,那麼面對自己以外的人事物又如何能泰然處之?我捫心自問幾次後的答案仍舊是No,I can’t!這點,真的該向佛圖諾好好看齊。

至於故事最後的發展,我個人很喜歡。在我看來,原本自以為的天賦的破滅,讓原本自以為的泰然蛻變成真正的坦然,那樣子才是自我價值的真正實現。結局,使我樂見佛圖諾及其他奇人們追尋真正的生活價值,屬於他們的真實幸福。

慶幸當初沒有因為書名而打退堂鼓,慶幸有仔細讀過文案,要不然錯過一篇精采絕倫的故事,可是會讓人扼腕十分。艾倫‧布萊森的初試啼聲之作就如此驚艷我的眼,不禁開始期待她下一部作品的問世。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理查.莫瑞斯 (Richard C. Morais)
譯者:莊安祺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1年02月28日

*感謝時報出版給予試讀機會





不管你所知道的它,是輪胎品牌抑或是餐廳評等指標,相信大多數人對「米其林」這三個字應該不覺陌
生。在談這本讓人垂涎三尺的書之前,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美食聖經──米其林指南。


這本於1900年由法國米其林輪胎公司創刊,收錄全球第一流餐廳、旅館年鑑的紅皮小冊子,如今已是法國美食文化的一部分,是老饕消費者心目中重要的美食參考;能獲得米其林指南的肯定,則是高級餐廳經營者心目中至高無上的榮耀。

米其林一顆星是值得停車一嚐的好餐廳;兩顆星代表廚藝一流,供應極優的食物和美酒,值得繞道前去;三顆星表示廚藝高超已達登峰造極的境界,值得專程探訪,享用手藝超絕的美食、精選絕佳的佐餐酒、零缺點的顧客服務和極其雅致的用餐環境。

而這本《米其林情緣》,講的便是關於追求米其林三星的故事。作者用心洗手作羹湯,為讀者們端出豐盛好滋味的菜餚:酸甜苦辣鹹,五味雜陳;喜怒哀懼愛惡欲,七情皆俱。

餐前湯是再會啦故鄉之孟買辣死人不償命咖哩魚湯;開胃菜是人生海海之倫敦鮭魚蘆筍沙拉佐黃蓮芥末醬;主菜是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之盧米埃愛拼才會贏烤春雞;甜點是海闊天空之巴黎小星星司康(scone)。

跟著莫瑞斯筆下的廚藝天才哈山‧哈吉走闖美食界。神遊品味一道又一道光聽菜名就使人食指大動的料理;見識多元多樣的飲食文化;見證一幕又一幕為夢想而戰的奮鬥史。
 
此外,莫瑞斯亦用他平實生動的筆觸刻畫出廚師的使命、廚師的傲骨、廚師間的良性競爭與廚師間的惺惺相惜,縱情領略在字裡行間流動漂浮的真摯情感,感受故事人物之間深厚動人的羈絆,大幅提升了閱讀之美好況味。

總之,一向對於飲食文學毫無抵抗力的讀者我,經歷這趟美食百呎之旅後,已是深深拜倒在《米其林情緣》的石榴裙下了,縱使再多讀個幾遍,想必也不厭倦!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譚雅.荷利 (Tonya Hurley)
譯者:陳思因
出版社:核心文化
出版日期:2010年06月30日

*感謝核心文化給予試讀機會


夏洛特的執念:「現在的我,寧靜的睡著了,我祈禱自己的靈魂,在死後的世界中,能比生前更受歡迎!」


夏洛特‧亞瑟,豪森高中的學生,在學校沒有人會特別把眼光放在她的身上,團體行動時即使落單脫隊了也沒有人會注意到,存在感指數為負值,為想擺脫這種老是被當成隱形人的生活,她擬定一套受歡迎計畫,豈知人算不如天算,正當計畫逐步實現之際,她竟然被一顆小熊軟糖給噎死了!!可悲的是,出席追悼會的人半個也沒有。

原來死後的世界這麼有趣:有一群各具特色的阿飄同學,有豪華的寢室可住,上課學的是超自然飄浮、心電感應、心電移動術等靈異技巧,然而夏洛特想在「活人圈」變得受歡迎的計劃,並未因死亡而放棄,反而一意孤行的想利用死掉才有的「優勢」來付諸實現……故事大綱就先說到這裡。

正值花樣年華的少男少女,多半都重視同儕勝於家人,重視自我中心勝於團體意識,所以在思想上理所當然地會比較不成熟,回顧自身在這般情竇初開的青澀年歲,在為人處事方面也多有稚氣未脫的情事出現。心思這麼一轉,不再自以為是的以成年人的眼光來審視高中生夏洛特時,對於夏洛特豁然省悟之前種種幼稚自我的行為倒也就沒有那麼多苛責了。

很喜歡書裡的鬼老師對鬼學生們說的一段話:「附身是最最最自私的行為,我們要學習的是接受自己,而不是占領活人的身體。」這段話很有意思,值得讀者們省思一番。

《鬼女孩》系列書,目前所知已出到第三集。手上這本是第一集,書封的挖空設計頗特別,配色(黑+粉紅)舒服,看起來青春洋溢,也符合故事調性。姑且不論故事要如何繼續發展下去,續集們在書封上所呈現出的視覺驚喜就足以讓人期待。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愛瑪.唐納修 (Emma Donoghue)
譯者:張定綺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11年01月17日

*感謝大塊文化給予試讀機會





房間,會因人的感受或遭遇有所不同,故賦予的空間意義也各自別異。對大多數平凡如你我的人而言,房間是屬於自己溫暖的小天堂,是能夠保留隱私的小天地。這本《房間》,其實是個驚悚,卻又充滿著愛,的故事。那間房間裡住著一對相依為命的母子,一名從十九歲被歹徒拐騙綁架並加以囚禁強暴長達七年的女孩,以及女孩被強暴後所產下的男孩。他們是傑克與傑克的媽。


對五歲小小孩傑克而言,房間就是全世界,是家,是他出生和成長的地方,是他跟媽媽住在這裡學習、閱讀、吃飯、睡覺、遊戲的處所。對傑克的媽而言,房間是老尼克(傑克取的外號)囚禁她七年的監獄。七年之後,他們同心協力施謀用計終於獲救,但之後所要面臨的社會適應以及心理調適,對他們來說又是另一項考驗。故事的後半部也相當精采,作者在兒童心理及認知方面的描述,細緻入微,之於我有很大的吸引力,會想找書來研究此一層面的知識。

起初閱讀《房間》,由於是透過生於斯長於斯的傑克天真童稚的眼光來看房間,所以並不覺得它有多可怕。後來隨著房間的真相漸漸大白,心才覺悚悚,被監禁的驚惶及絕望,實非行動自由的人們得以想像。

愛瑪‧唐納修對於綁匪並未做任何詳細的敘述,故事發展到最後,讀者充其量只知綁匪是單身中年人,以及身高、相貌、住哪裡、車牌、開什麼顏色的車以及房間的全貌等這些很表面的印象,對於犯罪動機及心理也未有更進一步的著墨。這種敘事手法反而能讓讀者發揮豐厚的想像力,不諱言,我甚至變態地在腦海中模擬房間之外的綁匪可能的一舉一動及思考。

此外,我也思忖,這世上存在的囚禁(不包含惡人坐牢或療養院之類)或許超乎我們想像的多,姑且不論實質上的囚禁(上網google或許能搜尋到一堆類似的社會案件),若問遍眾人是否認為自己遭遇形式上(或思想,或情緒,或壓力,或牽絆,或任何不可抗力因素)的禁錮,舉手說有的人也應該不在少數。我自忖是其中之一。而要擺脫這座無形的房間(牢籠),或許只要像小傑克一樣,用最單純的眼光心機來看待房間裡的每一樣事物:又或者得效法小傑克一樣,雖懵懵懂懂仍奮力逃出房間,幫媽媽及自己找到救援,走出房間外的世界,重獲自由,然後認真過好重生的每一天。

《房間》的故事,讓人感受到無盡的愛與勇氣,感動與希望。這些美好的元素覆蓋了醜惡的一面,也許我們一直被自我禁錮住的心能經由閱讀《房間》而獲得救贖……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蘿倫.葛洛芙 (Lauren Groff)
譯者:謝佳真
出版社:皇冠
出版日期:2011年01月24日

*感謝皇冠林先生給予試讀機會






乍看書名,很膚淺地覺得應該是部驚悚之作。有湖怪存在有鬼魂繚繞,全書想必是暗影幢幢,陰氣駭人
,心跳會因畏懼而癲狂雷動,翻動書頁的指頭會不受控制地發顫著……以上,純屬虛構。事實上,連史蒂芬‧金大師都推薦的、有美國版《百年孤寂》美名的《坦柏頓暗影》,與驚悚一詞沾不上邊,內容精深,層次多元,喻意深邃,很有值得細細閱讀品味的價值。


女主角葳莉‧厄頓與已婚考古教授的不倫之戀以難堪收場,一身狼狽逃回坦柏頓世代相傳的祖宅,與母親薇薇安同住。原以為可以平平靜靜的縮在安樂窩裡,但湖怪的死亡,母親的轉變,近鄉的情怯,周遭氛圍的不尋常,使她無法如願平靜度日。從母親口中得知她的生父竟是小鎮上的某男人這則爆炸性消息,更是令她幾欲暴走。身為考古學家的葳莉,徹底發揮她考古學家的精神,抽絲剝繭,追本窮源,並在尋找生父線索的過程,無意中挖掘出鮮為人知精采的家族祕史。

起先頗拘泥於葳莉在每回有所發現便不斷更新修正,一次比一次龐大的家族族譜上頭。誰跟誰有一腿,誰跟誰是夫妻,誰是誰的爸,誰是誰的媽,誰是誰的婚生或私生子女,誰跟誰互為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的兄弟姊妹。這些越來越繁多且互有關聯的人物,一一出場,數度搞得人七葷八素。這種感覺很像在閱讀一篇生字很多的長篇英文文章,如果每遇一個不懂的單字就要查一次字典,不僅拖累進度,甚至興致也可能因此漸漸潰散,索性將繁雜的人物串連表暫且丟至一旁,專心於故事的發展上,反而漸入佳境,欲罷不能。
 
這本書就如史蒂芬‧金所說的那樣,謀殺、私生兒、沒出息的傢伙難計其數。人無完人,老祖宗們亦然。無可諱言,這些端不上檯面的祖宗風流八卦史,也正是坦柏頓暗影一書其中之一引人入勝的地方,讓讀者我在閱讀之際有一絲絲當狗仔的快感…… 

故事進入尾聲,難分難捨之情油然而生,然而八卦總有結束的一天,小說總有結束的時候,讓終曲停留在最美好最深刻的狀態最是完美。究竟湖怪因何而死?瀲鏡湖裡還有其他湖怪的存在嗎?葳莉的尋父行動最後有無結果?誰又是葳莉的生父?很喜歡蘿倫‧葛洛芙為坦柏頓一切人事物所做的安排,充滿了希望與活力,以及生命與歷史的感動延續。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馬克.伯恩斯 (Michael Byrnes)
譯者:蔡美淑
出版社:超邁文化
出版日期:2011年01月05日

*感謝超邁(新苗)文化提供試讀機會





故事要從這裡說起:「從這一刻開始,你將會窮盡一生的精力,去保衛這標記(一個由海豚與三叉戟構成的符號)背後代表的所有意義。」當年幼的亞倫‧柯恩被賦予這個悠關族裔的神聖使命那刻開始,一樁驚天動地的宗教陰謀,一場驚心動魄的喋血事件,就已註定要在多年多年以後轟轟烈烈地展開……


一群以阿密特為首的考古學家,在谷木蘭遺蹟發現一座洞穴密室,牆壁上布滿象形文字,華麗壁龕的四角各有一隻海豚纏繞著三叉戟的神祕記號,中空的部分則有一只藏著三宗卷軸的黏土瓶。這些隱而不宣的密碼,守護著石破天驚的真相,也蘊含著無限的殺機……

為了延續家族使命,並重現第三聖殿的榮耀,亞倫.科恩不擇手段的掩藏所有關鍵性的線索。因緣際會治癒絕症的遺傳學家夏綠蒂,命運般的捲入科恩的詭祕計畫中。而一副兩千年前人骨的DNA,與傳說中的聖血有何關聯?當所有密幕揭開的一剎那,誰能重返榮耀?

一向不太擅長啃食跟神學及宗教史有很大關係的小說,也不善於將這類小說的讀後感想化為文字來呈現,偏偏精采文案又老是讓我的眼睛大吃冰淇淋,間諜、陰謀、神祕、謀殺等字眼就好比我永遠抵擋不了的巧克力口味。閱讀《聖血密碼》,有如在超強寒流來襲時,一邊打著哆嗦一邊嗑著巧克力冰淇淋那樣,誠可謂過癮的自虐。

關於神學的論述,在這本著作中佔有相當大的比例,作者引用許多經典,足可見作者的用心。由於對神學感到陌生及興致較為缺乏,所以閱讀起來,困惑又困擾。所幸,在故事後半部,開始漸入佳境,雖然心中仍有疑惑,但不影響對整個故事來龍去脈的理解。

小說中不乏打鬥片段。書中主要的三方人馬錯綜交接,展開一場場緊張刺激的追趕跑跳碰,這些追逐戰大幅提升故事的熱血度,也潤滑了宗教歷史及神學所帶來的晦澀感。
 
那副二千年前的骨骸及亞倫‧柯恩最後的下場,或場景的緣故,或旨趣有些雷同,讓我莫名地聯想到《劍雨》及《通天神探狄仁傑》這兩部電影。我想《聖血密碼》若能拍成電影,應頗有可看性。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凱瑟琳.M.瓦倫特 (Catherynne M. Valente)
譯者:周沛郁
出版社:馥林文化
出版日期:2011年01月03日

*感謝馥林文化與金石堂非讀BOOK提供試讀機會





小時候,是童話故事啟蒙我邁入閱讀世界;長大後,在我的閱讀生涯上,童話故事幾乎已不復見,直到遇上黑眼圈小女孩。

這個眼皮上有著神奇胎記的小女孩,父母嫌棄她遺棄她,放她獨自流落皇宮花園裡,自生自滅。皇宮裡的人排擠她,懼怕她,認為她是惡魔之子,會為國家帶來災厄,於是國王下令不准她踏進宮裡一步。在深宮花園裡,小女孩以天地為床被,以飛禽為朋友,以野果及宮內多餘浪費掉的食物果腹。


小女孩兩眼彷若黑眼圈的胎記,細看其實紋著滿滿的文字,是一個又一個精采的故事,是精靈留下的咒語。小女孩必須扮演說書人的角色,而故事也必須要有人傾聽,等到所有的故事都講完了,精靈就會回來審判她。只有蘇丹王子不怕她,迷上小女孩用柔柔的聲音講述的故事,常常冒險帶著食物偷偷溜到花園裡找小女孩,只為了聽故事。

以上,是整個系列故事的起點。

《黑眼圈》,不只是單純的童話故事,更是進化版的《一千零一夜》。每個故事看似獨立完整,卻又息息相關。故事中有故事。故事與故事間互相繫屬,人物與人物間互相牽引,如此循環,最後返回故事的原點。有的故事更是與續集做串連,甚或在續集才有更進一步的發展。有些故事裡可以瞧見一些廣為人知的童話的影子,讓閱讀的趣味更上一層樓。凱瑟琳‧M‧瓦倫特編織出的龐大樹狀故事鏈,令人歎為觀止,也魅惑著愛聽故事的你我,跟書中的王子一樣,為此著了魔上了癮,迷失在層層的故事魔法陣裡。

在這集的黑眼圈裡,小女孩從紋在她右眼皮上的故事開始說起。故事從渡湖口開始,中間延伸出二十個故事,再以渡湖口作結束。由於先讀過前兩集,所以對結尾的那則故事感到有些驚喜。當初獲選這本《黑眼圈Ⅲ風暴之書》的試讀後,就一直很想從故事的源頭讀起,讓整個閱讀過程有完美的連貫,思忖試讀期限給得夠長,遂把心一橫,將第一集《荒原之書》及第二集《海之書》買回家,果然,這個決定是正確的。

看完書後,好想知道黑眼圈小女孩又會講出什麼樣的精采故事,又故事中的故事固然吸引人,小女孩本身的故事也使人好奇,想知道作者會如何終結這一大串故事鏈,是否會許給小女孩一個見得光明的幸福未來?

閱讀《黑眼圈》的感覺很棒,讓我找回小時候看故事書時那種純粹的美好。這個故事的結束是下一個故事的開頭,期待《黑眼圈Ⅳ:灼枯之書》的出版。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蘿貝卡.詹姆斯 (Rebecca James)
譯者:楊佳蓉
出版社:三采
出版日期:2011年01月07日

*感謝三采文化給予試讀機會





友誼,是生活的調味品,也是人生的止痛劑;而不純粹的友誼,是可怕夢魘的開端。《美麗的惡意》,用一則成語來形容,即「包藏禍心」。一場不懷好意的友情遊戲,透過作者筆尖下的鏡頭精采呈現。

雖然這是一個關於友誼的故事,但也有不容忽視值得省思的親情關係在其中。在談友誼之前,我想先說說親情。當一個家庭發生重大變故,最需要的就是家人之間相互扶持,相互慰藉,並有良好的心意溝通;最怕的是選擇逃離現實,裝作看不見,裝作聽不到,陷入與世隔絕的哀傷絕境中,忽略了身旁其他家人的感受。

凱薩琳一家就是如此。在凱薩琳的內心深處,認為無論外貌還是才華,她永遠比乖乖牌妹妹瑞秋遜色,妹妹是大家心目中的天鵝,父母以瑞秋為榮,父母的焦點只放在瑞秋身上。而她,只是一隻被遺忘的醜小鴨。在妹妹不幸遭到殺害之後,完美家庭瞬間破碎了,瑞秋也從此成了家裡絕口不提的禁忌,大家都縮回自己自以為安全的殼裡。沒有人願意傾聽彼此心聲,沒有人願意互相取暖,也沒有人適時跳出來安撫凱薩琳的悔恨內疚:「妳沒有錯,我們從來不曾責怪妳!」

為了逃開媒體追逐,躲避憂傷,他們離開傷心地,搬到他處展開新生活。凱薩琳選擇與父母分道揚鑣,在外地求學,也鮮少回家。在閱讀過程中,我總是在想:如果他們選擇早點積極面對現實,或許艾莉絲就無法趁虛而入。又如果沒有艾莉絲這號人物從中搞鬼,也許凱薩琳一家需要更長久的時間,甚至是一輩子才能為彼此內心的桎梏解鎖、重新找回失落已久的親密。

艾莉絲,就像一朵夾竹桃,看似純麗卻實藏劇毒。當褪去純淨的偽裝,浸浴過毒液的言語是她傷人的利器。有意無意在凱薩琳面前表現出來的怪誕不經、脫序瘋狂之舉,在在展露出她的病態。在與凱薩琳翻臉後,她緊揪住凱薩琳過去的兩個小辮子,殘酷無情地一次又一次在凱薩琳最深的傷口上灑鹽,一次又一次如惡靈般出沒在凱薩琳身畔,無事生非,捲浪翻波。

究竟艾莉絲有何居心?她從頭至尾瘋人般的行徑使人感到顫慄,但在駭人的真相大白後,在了解愛麗斯的身家背景後,卻又對她多了幾分憐憫,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頗使人慨嘆!

這本書給人的感受很多元。懸疑,感動,心碎,遺憾。閱畢,低回久矣,感歎悽然,心頭重重。所幸在這一連串的憾事之中,還能夠看見人性的真善美。故事令人心碎,但不至於絕望,善哉善哉!

Ps. 書中出現的媒體,看了實在很想仰天咆哮。最近看的書籍裡,「沒體的媒體」出現頻繁,我想這也是反應現實,媒體們真要檢討檢討啊!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茱蒂.杜亞特 (Judy Duarte)
譯者:薛慧儀
出版社:春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12月

*感謝春天出版給予試讀機會


克萊兒:「這個世界上,真的有天使存在嗎?」小安娜莉莎:「這個世界上,真的有天使存在呢!」因為一封寫給上帝的信,讓這一對大女人小女孩從此結下不解之緣。


當小安娜莉莎收到上帝寫給她的回信時,她就相信,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天使,正代替去了天堂的爸爸和媽媽,一直守謢著她。

這個可愛如洋娃娃的美麗小女孩,有顆至善至潔的天使心,她也希望上帝能為她身邊的人指派一個屬於他們各自的守護天使:

讓忙碌的山姆叔叔工作少一點,讓保姆理查太太的膝蓋不那麼痛,讓丹尼的媽媽不要賣掉房子,也請找個人陪華特先生下棋;還有孤單的崔佛,他總是一個人在桑果公園裡玩……

看看這些心願,是多麼體貼入微啊!思及小安娜莉莎在英文單字還沒學到幾個的年紀,父母就相繼離世,更使人對她的懂事貼心感到心疼不已。

克萊兒從沒想過,自己會回覆一個小女孩寫的信,尤其,還佯裝成上帝的身分。但她知道,這是因為她的孩子跟安娜莉莎的父母一樣,都離開她們到天堂去了。三年前的喪子之痛,讓克萊兒至今仍悲傷度日,並且無法原諒那個自稱是意外肇事的駕駛。受到這位「小筆友」的影響,她意外地和老人華特成為了好友,也開始關注起桑果公園裡的許多人;而一顆曾經身為母親的心,更讓她無法拋下失去父母的崔佛和安娜莉莎不管!

對克萊兒來說,小安娜莉莎才是她的天使!這個小女娃彷若一股輕輕柔柔的和煦微風,吹暖了她鎮日暮氣沉沉的心靈,引領她走出喪子的哀痛,能再度敞開緊閉已久的心扉,接納這個世界的美好與關懷,重新賦予自己一個新生的機會。

想起國語經典老歌《葡萄成熟時》裡有這麼一段詞很適合套用在這本感人至深的書:「將滿懷希望,寄託於未來,用滿面笑容,愉快地等待。金色的陽光,要我把頭抬,溫馨的和風,替我把路開……」故事中的人物,或大或小,或老或少,每個人背後都有一段傷心的過往,都有不想提及的傷痛難過,現實中的我們亦然。與其關起門來獨自舔傷,不如打開心窗好讓屬於我們的守護天使進駐心房。

人間有溫暖,處處皆溫情。真的好喜歡主角們之間的互動,溫暖我總是哀哀嘆嘆的低沉心靈。在小小的桑果公園裡,看似不相干的這些人那些事,天緣巧合,全都湊攏起來,拼湊成一幅溫暖人心的圖畫。如果你對這個世界有埋怨有怨懟,讀讀這本書,心中的不平或許能消弭不少。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