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艾倫.布萊森 (Ellen Bryson)
譯者:林靜華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11年03月01日

*感謝大塊文化給予試讀機會







當看到本書文案時,我就知道自己無法抵擋它向我迸射的魅力。沒讀過《大象的眼淚》沒關係,因為我也沒看過;不了解《希臘式愛情》為何物也沒關係,這點也不會造成閱讀上的阻礙。只要有顆喜歡探索新故事的心就足夠。


《奇人館裡的活骷髏》故事背景設定在一八九五年紐約市的巴納姆美國博物館。這座博物館展示的東西很特別,有世界最瘦、最胖、最高、最長、最神秘等最奇人物,每個人物都有各自的天賦,各自的故事,各自的秘密,各自想過的人生。
全文以巴索羅繆‧佛圖諾為核心。藉由佛圖諾的眼,窺得巴納姆美國博物館不為人知的後台世界;藉由佛圖諾的耳,聽得巴納姆美國博物館裡不可告人的秘密;藉由佛圖諾講述者的角色,探得奇人內在之最深處。

誠如《柯克斯書評》所言,佛圖諾是個令人驚嘆的角色。他非但不以自己怪異(或說是怪胎,甚至是畸形)的形象為忤,反而相當以此皮包骨形象為傲,更一心一意認定這是種天賦。「什麼是天賦?什麼是天命?我們如何成為現在的我?我們的覺知或我們的父母能為我們塑造多少自我意識?」作者在自序中點出這幾個我在閱讀故事過程中也極欲想了解的問題。

我很欣賞佛圖諾這個角色對自己「天生」皮包骨形象的異常自信,易言之就是愛自己。每個人出生世上,形象各異,不論是圓是扁,是正常或怪奇,只要對自己有自信(不是自負),身上就會散發出無形的美麗的光,巴納姆博物館奇人們的身上都可發現光芒,尤以佛圖諾的光最為強烈。「你我唯一的差別是我沒有把我的內在隱藏起來。」這席他在真人實像展中對觀眾說的話,簡直觸動了我心扉。每個人出生在世,姑且不管長得是圓是扁,是正常或怪奇,是好人或惡人,有多少人能坦然面對自己,認同自己的存在價值?連面對自己的內在都無法坦然,那麼面對自己以外的人事物又如何能泰然處之?我捫心自問幾次後的答案仍舊是No,I can’t!這點,真的該向佛圖諾好好看齊。

至於故事最後的發展,我個人很喜歡。在我看來,原本自以為的天賦的破滅,讓原本自以為的泰然蛻變成真正的坦然,那樣子才是自我價值的真正實現。結局,使我樂見佛圖諾及其他奇人們追尋真正的生活價值,屬於他們的真實幸福。

慶幸當初沒有因為書名而打退堂鼓,慶幸有仔細讀過文案,要不然錯過一篇精采絕倫的故事,可是會讓人扼腕十分。艾倫‧布萊森的初試啼聲之作就如此驚艷我的眼,不禁開始期待她下一部作品的問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rene 的頭像
    Irene

    月光魚悅讀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