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克莉絲汀娜.奧森
原文作者:Kristina Ohlsson
譯者:陳靜芳
出版社:三采
出版日期:2011年05月27日

*感謝三采文化給予試讀機會





話說故事一開頭就很霹靂,馬上就讓我的心情down到零下幾度C,「
你這一事無成的窩囊廢,你這沒用的畸形兒。你不該存在的!你真邪惡、真邪惡」,光這幾句話就讓我火冒三丈,七竅生煙!可憐的受虐兒啊,不只遭受精神虐待,身上的傷疤更是數也數不清。明眼的讀者一眼就能瞧出這個首先出場的、小時候飽受家暴凌虐的「他」,必定就是日後那個心理嚴重扭曲的變態兇手,但高就高在這啊,不看到最後,此神秘人的底牌是不會掀開的。


原本以為只是單純的兒童失蹤案,在發現受害小女孩全身赤裸,頭髮剃光,額頭上刻著「沒人要」三個字,被棄置在急診室外人行道的屍體後,改朝預謀殺人方向偵辦。在抽絲剝繭的查案過程中,艾立克辦案團隊一度以為揪出可能的兇手是誰了,誰知劇情一個峰迴路轉,不但嫌疑人與案情無關,更在無意間扯出戀童癖案中案,使得全案更加複雜難解。在這裡很想打抱不平一下,戀童癖一案的首腦代號居然是「長腿叔叔」,喔不~怎麼不取個「藍鬍子叔叔」或者「小紅帽的假外婆」之類的名字?簡直嚴重汙衊長腿叔叔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大膽!

剛加入艾立克團隊的新血芙蕾卡,是女性,也是無實務經驗的學院派。撇除些微的性別歧視不談,同事彼得對芙蕾卡的背景相當不屑,頭子艾立克對芙蕾卡的出身也有那麼一點點不以為然,總是在前線奔波的他們,認為這些只會滿口理論的人懂個屁,因此芙蕾卡對案情的不同看法被當成不專業,這先入為主的偏見,導致偵查方向錯誤,不但錯失拯救小女孩之先機,甚至又多犧牲了兩條無辜人命。其實我頗喜愛彼得與芙蕾卡之間的暗潮洶湧,讓整個辦案氛圍更令人屏息。

又,這本書裡,不只疑雲多,連小三也多。芙蕾卡是心甘情願做人家的小三;艾琳是糊里糊塗做了人家的小三還不知情;在故事裡無足輕重的路人甲琵雅則是彼得的肉體外遇對象。看來小三現象不只電視劇氾濫成災,連犯罪文學也要趕時髦。

此外,家庭暴力也是重頭戲。疼某大丈夫,打某豬狗牛,當然了,家暴不分性別,也有耳聞男人被女人家暴。小時候被家暴者長大成為家暴者的機率非常高,兇手就是個很典型的例子,嚴重的暴力傾向,已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稍一個不順心就對身邊女人老拳相向,每回讀到如此橋段總覺驚愕、憤慨、心疼及不可思議,同時也折服於作者描寫筆觸之細膩真實,教人看得皮肉隱隱發疼。

每本書的命名都有其意義,《聽話》,我琢磨甚久,始終參不透其喻義,姑且用我自個兒的想法來做個膚淺的解析。聽話一詞,有順從之意,施暴者總要受暴者乖乖聽話,免得挨揍,這是一解。另解,男人與女人要彼此尊重,你聽我話,我聽妳話,才不會誤大事而空悲切,不明白?看書便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