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讀:吳勝浩《爆彈》

 

故事楔子裡,描述一名女子要去參加學校社團酒會的情景,感覺再平常不過,就是一件普通的日常之事,比如:

 

星期天的秋葉原竟如此擁擠。周圍的行人幾乎緊貼著皮膚。此刻腋下早已滲滿了汗水。與其說是氣溫,由香里覺得更像自街道蒸騰而出的熱氣。明明不用穿那種輕飄飄的裙子、不必戴那種裝模作樣的眼罩,只要畫普通的妝容、穿普通的衣服,由香里輕咬著嘴唇抑制懊惱的心緒。要是不偶爾在活動上露個臉,還真的會失去容身之處,會被人遺忘。越接近集合地點,那股鬱悶就像一條又濕又黏的蟲子般爬滿全身。就在擠出笑容的那瞬間,由香里內心的一處陰暗角落不覺嘀咕起來:此刻,要是有隕石掉到街上就好了。

 

在這些看似沒什麼的描述裡,卻有種一股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煩悶壓抑,彷彿預告著有什麼不得了的大事,即將發生。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4短書評│No.64│房間裡的大象│4.3⭐

 

前兩天在臉書滑到一篇當事人揭露某高中球隊教練長久以來不當行徑的貼文,心裡頗為震憾。能勇敢站出來打破沉默,正視「房間裡的那隻大象」,是件不容易做到的事,但卻是必要之事,可這必要之事,有誰願意當那隻首先發聲的領頭羊?捫心自問,換作你我,能做到嗎?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試讀:《餘溫》

 

在《宇宙都給你》讀過鄭海洋的故事之後,猶記得心裡那種痛痛的感覺,沒想到《餘溫》的痛感更猛烈。讀了《餘溫》,怎麼能不心疼江雪曼呢?

 

作者雪倫用「十個餘」,細述江雪曼這個外表堅強,內心剛毅的女人半生。十七歲的江雪曼,三十歲的江雪曼,四十多歲的江雪曼,無論哪個階段的江雪曼人生,無一不鮮血淋漓,不是多了傷疤就是被撕了傷疤,哪種比較痛?都痛,都是痛心入骨的痛,光用想像的,都要痛得齜牙咧嘴,何況是切身經歷承受一切的江雪曼。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4短書評│No.63│奇幻王國法柏哈溫五部曲│5⭐

 

精彩好看的奇幻故事。整套書毫無冷場,節奏明快不拖沓,我亦沒料到五集才花了約莫三星期便讀完了。

 

平心而論,看完首部曲後,雖覺得還不錯看,但也沒有喜歡到迫不及待想繼續讀下一集,是以,沒有立刻看二部曲,剛好彼時買了《破空》,於是轉而讀《破空》。後來《破空》看完卷二遇上撞牆期,在一堆書中舉棋不定之後,又回頭讀《法柏哈溫》,主要是有股動力在鞭策著──想趕快看完把書換給朋友,因為就差這套書沒看完。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試讀:《不思議的傳話貓咖啡館》

 

綠之國與藍之國的邊界上,有間叫做café pont的咖啡館。咖啡色的虎斑貓風太在綠之國生活了十九年後,來到了橫跨這兩個國度的café pont工作。喔,忘了說,綠之國就是人們說的現世,藍之國就是黃泉之國,也就是死後的世界。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試讀:《針尖上我們扮演》(原暫定書名為顯微紀)

 

原暫定書名是《顯微紀》,最終確定的正式書名為《針尖上我們扮演》。私心覺得兩個書名都很有意思,也都很貼切故事。顯微紀若念快一點聽起來很像顯微鏡,顯微鏡在醫事技術上是不可或缺的檢驗工具,在這本書裡,顯微鏡的功用不只檢驗細菌病毒,還有檢視內心最幽微的那個角落。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試讀:《降魔人幽池──鸞缺》

 

一如既往,降魔人依然以執念為主軸。《鸞缺》試讀內容只第一折茦戮篇,講述茦戮神將與守樹仙子珺瑤幾生幾世的感情糾葛,最後幽池的登場,應琓珠(珺瑤轉世)之請求,總算做了半個了結。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試讀:《那本書是》

 

此前沒讀過又吉直樹的書,吉竹伸介的繪本則讀過《什麼都有書店》。起初是衝著吉竹伸介,是以被這本《那本書是》吸引住,在讀過又吉直樹的純文字部分,發現這兩人的組合搭配簡直是天作之合,為彼此的文才及幽默錦上添花。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試讀:《賣故事的人》

 

我讀過的吳子雲作品並不多,有印象的只有三本,皆藤井樹時期的作品──《聽笨金魚唱歌》、《學伴蘇菲亞》,以及《六弄咖啡館》。平心而論,比較不是我喜歡的故事類型,是以,之後也沒有特別關注他有什麼新作。然而,《賣故事的人》卻出乎我的預期,意外地讓我有那麼點喜歡,意外地讀入了心坎裡。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試讀:《香君(上)》

 

整個故事帶有一點奇幻色彩,但又覺得是凌駕於魔法奇幻故事的存在。沒有華麗炫目的魔法花樣,也沒有熱血洶湧的神魔正邪大戰,但光是「聽見氣味的聲音」如此奇妙的「特異功能」,便讓人覺得好神奇,在閱讀之際,總會忍不住很仔細地去揣摩文字的描述,在腦海中想像著氣味的聲音會是怎樣,覺得又美又有趣。上橋菜穗子創造出氣味的聲音,新奇迷人又內涵深邃。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