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外國文學 (25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一個人的出生,即是一個新故事的開始;死亡,代表著故事的結束。不管是平凡無奇還是轟烈精彩,每個人的人生故事都是獨一無二的。在這世上,有人講故事,有人聽故事,有人創作故事,有人則記錄故事。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木馬)我的奮鬥父親的葬禮-立體300dpi.jpg

 

年少時期曾讀過《追憶似水年華》,沒讀完,說真格的,讀得懵懵懂懂,理解得支離破碎,堪謂有讀沒有懂,不過沒有因此不喜歡,反而因為沒讀完而在心上烙下一處位置,總想著有朝一日要讀完它。或許隨著閱讀年齡的增長,再回頭讀,說不定能激盪出些許火花。不過在這之前,先來談談《我的奮鬥》。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etImage (2).jpg

 

人類應該是世上最自視甚高的物種吧,否則怎麼會有種族歧視這種既扭曲又邪惡的觀念存在?納粹主義法西斯主義造成的歷史殤痛永遠無法抹滅,這段殘酷黑暗的歷史在現代不斷以各種型態,或電影,或書籍,呈現在世人眼中。《塵埃與灰燼》便是其一。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etImage (3).jpg

 

或許這麼形容於這本書不甚符合,但有那麼一瞬間,「〈楚門的世界〉文字版」這幾個字眼曾在我的腦海裡一閃而過。

 

這部金凱瑞好萊塢冒險記誠如故事簡介中所述:「以虛構的好萊塢演員金凱瑞,在虛構的好萊塢力爭上游的故事。書中描述的內容沒有一件是真的,但這一切都是實際存在的。」也或許是我腦洞大太,總是如此認為:這書的某部分概念跟〈楚門的世界〉是不是有那麼一點點相似?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etImage (4).jpg

 

「人生就像一部無聊又長的連續劇」、「生活就是由無數個無聊組成的」、「其實生活就是平淡的,甚至有點無趣無聊,但這就是生活最真實的模樣。」

 

我們無法否認那幾句話言之有理,也很符合大多數人的日常。在讀者看來,麥卡的日子可能比自己的還要無味。過分規律的生活型態簡直是無趣到令人打瞌睡,而他的一板一眼性情也常是眾家親友茶餘飯後的笑料。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etImage (3).jpg

 

如果你無意間發現自己被寫在一本書裡,呃......咱們換個更為明確的方式來說好了,如果你發現某本書裡的角色,其經歷的一切與自己有過的曾經全然相同,並且對照書籍的出版時間與書中所述,此書幾乎相當於是預言之書了。

 

再者,如果你在這故事裡發現些許真實的蛛絲馬跡,誘使著你去尋找答案,你會去嗎?如果牆上有一道奇異吸引你目光的彩繪門,你會試著去推推看,看這門後是否別有洞天,引領你前往另一個神祕未知的奇幻世界?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etImage.jpg

 

美,是讀完這本書的印象總合。書名恰當、景色優美、意境深遠,徜徉在這片美之海洋中,貪婪吸取其海洋香氛,領略字裡行間的生活哲學,換取心靈的沉澱平靜。這故事裡有對生命人生意義的思辯,藉著探尋與思索以喚醒自我內心的真善美。如此的美好,令人沒來由地想起了 La Vie En Rose,像極了愛情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etImage (2).jpg

 

這是本精彩無冷場的小說!沒有太多的火爆轟烈、沒有沉悶冗長的鋪陳、沒有刻意設計的燒腦謎題,卻有反間反追蹤的精采鬥智、命懸一線的提心吊膽,以及緊扣人心的法庭爭鋒。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etImage.jpg

 

傑克‧李奇在我心中是個很特別的存在。

 

這一系列逾二十本小說,目前為止,包含這本充其量也不過讀了三本。然而,李奇的浪人神探形象始終深植於腦海,認識不深,卻很喜愛,教人深刻難忘。對於李奇,也想認識得更多,除了倚靠閱讀李奇過去所有的歷險以外,即將問世的最新故事《過去式》亦將首度揭露李奇的身世之謎及家族歷史,恰好滿足讀者的好奇心。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etImage.jpg

 

傑克‧李奇這個故事人物我並不是很熟,第一次認識他,是在《永不回頭》這本書裡,當時他雄壯威武驍勇善戰的形象很深刻地烙印在我的心上,時隔數年,再見李奇於《命懸一線》,有點陌生,也有點熟悉。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etImage.jpg

 

一個近乎正常的家庭,「近乎」這個詞用得很有意思,讓人好奇差的那一點點是哪兒出了錯。所謂正常家庭的定義是什麼?正常,不特殊、無缺陷、合於常規、走在主流上。若依此定義,那麼簡單來說就是家裡沒有麻煩製造者吧!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喜歡聽故事嗎?又或者你更喜歡講故事?在泰晤士河畔的雷德考,有一間酒館,喚作天鵝酒館。天鵝酒館就像一只巨大的故事箱,裝載著一本又一本故事書,酒館的存在也是其中一本。在那裡,除了享用酒水,還有許多新的舊的故事被輾轉流傳,有人愛說有人愛聽,各個故事版本眾多,看你鍾意哪一種相信哪一種。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etImage.jpg

 

是的!素有法式療癒天王美名的紀優‧穆索之新作又來啦!

 

祕密始於人性, 只要是祕密,就使人想窺探一番,作家的祕密,更別說,身為一名讀者,豈會不好奇?在探索祕密之餘,還能在字裡行間感受到溫暖及療癒,感受到特有的哲思與見解,發掘扣人心弦的字句,這即是紀優‧穆索的作品之所以魅力無窮的原因吧!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etImage.jpg

 

《班,無處安放》為《第五個孩子》之續集,講述主角成年後的故事,由於尚未拜讀過前作,本著想多了解故事前因和背景及主角性格的好奇心,於是手刀上網訂講一本,再一鼓作氣把前後集看個過癮。第一次正式閱讀諾貝爾奬得主多麗絲‧萊辛的作品便是其經典之作,果然一見鍾情了。

 

班‧洛瓦是一個畸零人。畸零人,是不被社會接納的人。所謂海納百川,若套用在人類社會上無疑是天方夜譚,人心難似大海那般浩瀚無垠,求同存異的仁厚,大度容人的雅量,顯然也不是那麼容易執行,否則,浮世又怎會有畸零人?若是那人在眾多異樣的世俗眼光裡稱不上是「人」,是「怪物」,更是會不被待見於陽光之下。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etImage.jpg

 

我們並不害怕死亡。身上的印記若是完好保存在生命之書內,就算沒有了生命,我們也依然存在。刻劃在身上的生命歷程會被永久保留──如果你的故事值得的話。……我們和逝者一起生活,只要有人仍閱讀著他們的生命之書,仍提起他們的名字,他們就依然存在 ──《印記第一部:祕密與審判》

 

魯迅名言:「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電影《可可夜總會》經典台詞「The real death is that no one in the world remembers you.」﹝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不再有人記得你﹞ 。這兩句話語的內涵與上面那段自書裡摘錄的文字不謀而合。

 

生而為人,我們有多希望死後會被人永遠記得,又有多害怕死後被人永遠遺忘?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etImage.jpg

 

在拜讀過《浮生釣手》後,奇戈契‧歐比奧馬已成為我的心頭好,雖然他的書不算好讀,然而,讀著讀著,很多體會會自然而然地如一顆顆肥皂泡泡自腦海中自心中慢慢吐出來。《邊緣人的合奏曲》,這本書,這個故事,一如既往,表面看似是簡單的愛情,內涵卻是莫測高深,令人玩味。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etImage.jpg

 

這又是一本很適合拍成電影的小說!使人憶起了許許多多還是新手媽媽時期的喜怒哀樂和辛酸血淚,有懷念,有感嘆,同時有很多新的省思。這故事,有很多細膩之處值得細加探討。

 

《她們的名字》,講述的是多位母親的故事。真心認為這中譯書名起得好,她們的名字,也是母親的名字,我忍不住如此擅自解讀,若你意會了,想必也會如是想。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8241835_10157032848513317_8946330140703457280_n.jpg

 

有一種故事型態是這樣的:在閱讀前幾章時,會感到有點不得其門而入,不易進入狀況,但是只要秉持耐心埋頭讀下去,就會發現故事別有洞天,越讀越引人入勝,滋味不凡。之於我,《五神傳說首部曲:王城闇影》就是屬於這一類書。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etImage.jpg

 

在這個吃人合法的世界裡,

我要使我的肉吃起來很苦,

不讓任何人享受我的死亡。

 

這本絶對會是我這輩子看過的最駭人最聳動最作嘔的書了!這不是負評,是最最最最最真實的感受。當我翻開第一頁,胃就開始翻滾,難以消受。衷心建議,欲閱讀者,慎入!且容我失禮,除非你是食人同好,或擁有一副鋼鐵打造的心肝脾肺腎胃,否則你應該永遠都很難做好萬全的心理準備來面對書裡的一字一句。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etImage.jfif

 

原來,原版早在2014年問世了,時隔5年有了繁體中文版,使得更多人可以閱讀到這個讓人讀了又心疼又溫暖的故事。

 

倘若過去的片片回憶是一場場惡夢,如果總是被困在夢魘的牢籠裡面出不來,要怎麼做才能脫困並獲得心靈救贖?處在身邊的我們該怎麼幫助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人走出陰霾迎向陽光?尤其當他們是我們心愛的家人時。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