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丹尼爾.納耶里、迪娜.納耶里.菲爾古茲
原文作者:Daniel Nayeri,Dina Nayeri Viergutz
譯者:周倩如
出版社:大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年08月01日

*感謝大旗出版社給予試讀機會




浮士德,為了追求知識和權力,出賣靈魂給魔鬼的人;克里斯多福‧馬洛,英國劇作家,著有《浮士德博士的悲劇》劇本,描述浮士德用靈魂換取役使魔鬼二十四年,期滿後被魔鬼劫往地獄的故事(資料來自維基百科)。之所以提出這兩個典故,乃因這故事的五位年輕主角被魔鬼誘拐後,姓氏皆被改成「浮士德」,皆在女家教的安排之下進入「馬洛」貴族高中就讀,呼應書名與主題的巧妙安排,細節之處可見作者用心。


五名來自不同城市的十歲小孩消失無蹤,五年後,他們隨著神秘的金髮女家教在紐約的一場豪華耶誕派對上現身。這些少年(女)身上各懷有一項魔鬼賦予的能力:維多利亞好勝,想當永遠的贏家,魔鬼賦予她讀心術,竊取他人思想的能力;瓦倫丁想擁有名聲,魔鬼賦予他倒轉時空,改寫他人記憶的能力;貝兒崇尚美麗,魔鬼賦予她美貌,蠱惑他人服從的能力;克里斯汀想脫離貧窮,成為說話大聲走路有風手握實權的運動大將,魔鬼賦予他竊取他人精力的能力;碧絲,魔鬼賦予她隱匿,讓時間停止的能力。

當一個人沉迷於慾望實現的快感時,絕不會就此感到滿意,因為慾望是個無底洞,沒嚐過甜頭,也許就安份地做做白日夢而已,一旦摘過甜美的果實,胃口將隨著每次的品嚐,越變越大,永無滿足之時,連大人都很難抗拒伸手可及的誘惑,何況定力及見識都還很青澀的青少年。

當發現褪去美麗外衣的誘惑,內在其實是腐敗又可怖的,想抽身還來得及嗎?為了微不足道的私慾,代價是靈魂一枚,這交易,划算嗎?如果有機會可以逃離魔鬼的誘惑,但會失去擁有的一切浮華,你捨得嗎?這五個孩子之中,有人對誘惑上了癮,有人提早看清事實,選擇投向魔鬼懷抱的維多利亞和瓦倫汀,會出賣他們早已迷失的靈魂給魔鬼嗎?逃出生天的其他三人,在嚐過擁有超能力的美好之後,能真正擺脫內心慾望的糾纏嗎?

個人認為這個故事中的精采不在於魔鬼如何花言巧語丟出誘餌引主角們步步墜入陷阱中,也不是主角們運用超能力製造出的驚人效果,而是捨與得之間的內心掙扎,出賣靈魂,yes or no?也許你會信誓旦旦的說,慾望誠誘人,靈魂價更高,抵死不與魔鬼做交易!然而,當魔鬼把鮮艷欲滴甜美多汁的慾望果實捧到面前時,你真確信自己能絲毫不為所動,全身而退?

這篇讀後感,問號很多,如果願意,咱們一起檢視內心,然後將這些惱人的問號一一除之而後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rene 的頭像
    Irene

    月光魚悅讀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