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經典廣告詞是這麼說的:「幻滅是成長的開始。」讀完這本書,這句話突然自我腦海裡蹦躂而出。成長代表著許多事,其中一項便是「面對現實」,以往少年十五二十時的那些不食人間煙火的偉大夢幻理想,都必須將之拋卻,不得不出於無奈為現實折腰。
有句經典廣告詞是這麼說的:「幻滅是成長的開始。」讀完這本書,這句話突然自我腦海裡蹦躂而出。成長代表著許多事,其中一項便是「面對現實」,以往少年十五二十時的那些不食人間煙火的偉大夢幻理想,都必須將之拋卻,不得不出於無奈為現實折腰。
*書封待補
若嫌人生苦悶日子無聊,不妨來點超越想像顛覆傳統的輕奇幻小說以自娛。或許是輕小說接觸得不夠多?還是我離青春歲月已經太遙遠?要不然我怎麼會覺得《末日前,我把惡魔少女誘拐回家了!》之少年主人公的人設也太欠揍了 (XD)!
看到美女就思淫欲、在校園裡色名遠播的渣男,居然是男主角,很想問問作者「雷有謀搞錯啊?」但這樣的賤男設定卻又完美貼切書名,要不怎麼把惡魔少女給誘拐回家?你說「系唔系」啊?
話說哪尊惡魔如此倒楣,誘惑人類出賣靈魂做交易不成,還反被人類將了一軍?蘇梓我的小聰明讓人笑到噴淚,堂堂惡魔少女慘敗於小小詭計,緃使再切齒腐心,也不得不淪落成蘇色魔的專屬女僕,賣身又賣命,誰叫惡魔契約一旦成立便無反悔之餘地。
豈料蘇梓我拐了惡魔尚嫌不夠,連聖女也想染指,是不怕遭天打雷劈逆?這廝的色膽包天,恐怕連西門慶也要自嘆弗如了!不過,整個故事看下來,蘇梓我除了人神魔共憤的色慾薰心之外,倒也沒什麼其他令人想鞭數十的惡性,這點兒好色劣根性甚至有點綴故事增添笑點的功用。
故事裡,世界統一信奉唯一的神卻分為三個教派,教會之間的明爭暗鬥不稀奇,反正有人類存在的地方就有鬥爭,魔界與教會之間的紛爭亦不稀奇,正邪不兩立本來就是千古不變的真理,那還有什麼戲可唱?就看蘇梓我蘇哥哥在這一場人妖神魔大亂鬥的香港聖戰中,如何個翻雲覆雨,將故事推上精彩高峰囉!
《末日前,我把惡魔少女誘拐回家了!》雖是輕小說,但遣辭措意還算文理俱愜,又或許是非關情愛的故事背景與內容,擴張了格局,讀起來不會覺得空洞,頗有想像空間。不知道續集還會呈現出哪些精彩的大亂鬥,又或者賤嘴色胚男又會爆出什麼令人又髮指又驚艷驚人之言或驚人之舉?這方面教人頗為期待。
*感謝奇幻基地提供試讀機會
文字真的是很奇妙的東西,方方正正有稜有角的筆劃勾勒構築出一個個幻夢似的故事城堡,閱讀者進入城堡遊歷,根據類型的不同,獲得的感受也不同。有坐困城堡找尋不到出路的時候嗎?當然也是有的。這時或許應該把思緒自故事中抽離,回到現實,稍做沉澱,方可能開竅。
人生各個片段圖景宛若一塊塊電影畫格,我自己非常喜歡把人生風景做這般形容,似乎這麼做之後,原本乏善可陳沒什麼特色的人生軌跡就會變得有滋味的多。閱讀《格子舖》時而像是在閱讀別人的人生,那一幕幕被定格住的人生景象,有時也會勾起自己的回憶,感覺分外有況味。書封的設計也很有味道,錯落有致的樓房看似意味著聚集自四面八方的城市人生,而點綴在上頭的黑色微寬線條,恰似與內容互為完美呼應的電影膠卷,饒富興味。
多取材於日常生活風景的散文最能引發讀者共鳴,《格子舖》裡有不少章節是作者書寫在火車上的見聞,求學時代時,我也當了好多年的火車通勤族,是故,對此我的興致特別濃厚,尤其書裡有關深藍色平快車的描述,特別讓人感到親切,在在勾起屬於我的那些年的那些關於火車的往事回憶,想想,或許我也有好些火車上的故事可以訴諸於文字。
繼《大滅絕首部曲:感染》後,很開心《大滅絕二部曲:密碼》並沒有讓人望穿秋水,乃是以風馳電掣之姿,精彩登場。上一集留下許多未解的懸念都將在本集一一揭露,個人覺得好看程度青出於藍更勝於藍,有不少系列書首集引人入勝,續集則崩壞,《大滅絕》不在其列,越讀越有興味。
在首部曲裡看似不起眼的敘述,竟是續集重要情節的鋪陳,讓人忍不住想回頭重溫前集的關鍵片斷。既然二部曲的標題為「密碼」,如何解密當然是主軸,這方面劇情一點也不乏味,有點像是在電玩世界裡闖關,雖然這手法不算新穎,然而躍然紙上的故事畫面自然而然變成3D立體投影型態,還是使閱讀過程多了另一番況味。
You know what's great about hitting rock bottom ? There's only one way left to go, and that's up ! 跌到谷底很好,因為剩下的方向就只有一飛沖天。這是來自於動畫電影《歡樂好聲音》的經典台詞,也非常貼切於《失戀巴士都是謎》這本書的旨趣:跌到谷底,才能迎接重生。
你是否正在想著,失戀已經夠衰了,在這樣心靈受創的非常時期,應當盡量接觸美好的人事物,不好好窩在舒適圈裡專心舔傷,幹嘛沒事花錢參加一路上只能聽失戀歌曲、遊覽荒涼廢墟、參觀自殺聖地、入住陰森有如鬼屋的破舍、提供寒酸餐點的旅程,自找罪受讓傷心的人更傷心?
是什麼時候開始,我對於有關運動的文字書產生了些許興趣呢?追本溯源,應該是二O一O年近藤史惠《犠牲》這本推理小說首先勾起我的興致,而後攸關運動的虛構小說或是類似本書的個人經歷分享,都很能吸引我去翻閱,懶得運動的人卻喜歡閱讀運動文學,實在矛盾。(笑)
這本書與以往讀過的類型不太一樣,有相當專業的單車硬體與賽事知識與文學層面的發揮,書名《關於單車,我說的其實是......》實在很難讓人不聯想到村上春樹的《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這其中是否有向村上致敬的涵意呢?在村上的書裡,跑步與寫作的關係可謂相輔相成,公路車小馬的這本書,將單車與文學做結合,蘊含了知識的深度、展開了文學的廣度以及體現了運動的態度。
前天傍晚偕同家人外出用餐,一位一雙小腿刺滿圖騰的男士走在我們前方,我走在後方直勾勾地盯著那正走動著的蓄滿力量的小腿肌,心中忍不住想著:「如果這男士的腿被收藏刺青的人給相中,可就慘了,小命休矣!」唉!瞧我這有別於平常的脫序行徑若不是入戲太深使然還能是什麼?
刺青這產物並非現代專屬,早在古代已有記載,《墨子》、《左傳》、先秦時代的黥刑,《水滸傳》裡也有三個滿身刺青的角色。刺青在社會上的觀感也是相當極端,有人認為它是美麗的人體藝術,有人(多半是長輩)則把壞品行與刺青劃上等號,不管喜歡或厭惡,起碼都是正常的反應。然而什麼樣的人會把別人身上的刺青當成收藏品?敢問這世上真有如此駭人聽聞的事件嗎?至少在虛構的小說裡,就這麼一刀未剪血淋淋地如火如荼上演了!
近來讀了幾本關於罹癌人生的書,就數這本以繪本風格呈現的最扣人心弦撼人心肝,僅是簡單的圖畫綴以三言兩語便讓人淚潸潸了。即便撐了把五百萬大傘也難以抵擋書中鋪天蓋地席捲而來的苦澀風辛酸雨。
從來就覺得生大病這種事同理心根本無法適用,除非自己也有相同的境遇,否則何來的 「我能體會你的心情」?端出再多的心靈雞湯也都是無關痛癢的風雲月露,全是百無一用卻自以為能振奮人心的贅言廢話。
不提尚在閱讀中的村上春樹《刺殺騎士團長》的話,感覺好久沒讀到這樣略偏生硬的純文學了,很具挑戰性。先前讀過坂本葵所著之《食魔谷崎潤一郎》,藉由食物認識了這位享譽文壇的大師,真正接觸其作品,《吉野葛》數來是第一本,我的谷崎潤一郎閱讀初體驗,就獻予它了。
故事主軸為「母親」的小說多如繁星,《吉野葛》也是一部跟母親有關的作品,除了有引人神遊其中的濃濃古老歷史風情,津村對母親的戀慕及孺慕情感之描寫也是相當動人心扉。一步一腳印去追尋母親存在過的痕跡,由不經意瞧見的生活小細節產生聯想,幻想未曾見過的母親在自己心中的可能形象,寓情於景,看似輕描淡寫的日常景象,實則更加點燃了內心原本就激動澎湃的想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