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4_094208.jpg

 

這世界上,有誰給的傷比父母或孩子加諸在身上的還要痛、還要重?卡夫卡《給父親的一封信》裡頭,卡夫卡對父親的「控訴」有如水庫水門開關被啟動,幾億噸的水又急又快又洶湧地傾瀉而出,衝擊力道又凶又猛,讓人心裡狠狠地經歷了一場翻江倒海的災難,雖劫後餘生,卻餘悸猶存。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8612099860m.jpg

 

乍看書名,會以為是本心理勵志書籍──端出一碗碗心靈雞湯給正承受著生活各種苦悶煩憂壓力等負能量的人們,溫暖他們,撫慰他們。事實上,它卻是本愛情小說,一本細訴愛情,表述親情,傳達「想活著」的信念及渴望,以及「只要還活著」就能成就生命中美好可能的小說。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2-09-19_110940.jpg

 

門,從一處通往另一處的出入口。當然門不止有這個含義而已,只不過在這本書裡的門,指的就是出入口。不知道其他人是怎麼想的,我覺得單純意味著出入口的「門」是個很能激發人想像力的字詞:它可以是實體的門,也可以是幻想出來的魔法門;它可以是從這方去往那方的物件,也可以是種心靈意象,比如我們常聽到的「心裡的門窗」這類的話語。而《一月的一萬道門》,除了最基本的出入口意義,另外還有追尋、逃脫、冒險、開拓等意境。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howThumbnail.jpg

 

這是第三次讀露西‧巴頓的故事了。在《不良品》裡,露西回首童年往事及書寫與母親之間的關係。在《一切皆有可能》裡,露西書寫她家鄉小鎮上其他人的生活,讀者亦從中逐漸瞭解了她的成長陳跡。而在這本《喔!威廉!》裡,露西終於開口談論她的婚姻。第一次離婚,第二次喪偶。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PB7Z000173.jpg

 

但丁的《神曲地獄篇》有這樣一句話:「地獄中最黑暗的地方是為那些在道德危機時刻皂白不分的人準備的。」又或譯做「地獄最黑暗的地方,保留給那些在道德存亡之際袖手旁觀的人。」把這話套用在這故事裡,簡直不要太貼切。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龍之國_原封.jpg

 

作者在自序裡這麼說:這是「不具備應有能力之人的故事」。何謂「不具備應有能力」?讓「不具備應有能力」的人擔當主角,是否會缺乏所謂的主角魅力?畢竟多數人應該都喜歡主角是才能出眾甚至無人匹敵的天才吧?至少我是。因為較過癮,主角打遍天下無敵手,能不過癮嗎?!然而,我也頗好奇作者要如何塑造出不具備應有能力之人的主角魅力,是以,就這樣毫無懸念地一頭栽進故事裡。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8760204697m.jpg

 

這本書應該可以說是近來我讀過的,題材最新穎、最特殊的小說了。雖然我挺不喜歡螞蟻這生物,對於絕大多數人類而言,牠們絕對是生活中的困擾,要不怎麼有那麼多除蟻藥供人選擇。不過教人矛盾的是,即使再討厭螞蟻,還是忍不住被這故事給深深吸引住,可見虛構和現實存在著巨大的差距,極端得很。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故事以一位父親帶著年僅八歲的女兒,展開一路驚心動魄、險象環生的逃亡作為開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他們為什麼要逃?那輛有如陰魂般在他們後頭緊追不捨的綠色車子是什麼來頭?「推力」又是什麼玩意兒?連串疑問鋪天蓋地襲來,使人一方面難以招架,卻又急於想知道事件的前因後果。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016841158.jpg

 

《烏托邦大道》故事背景設定於1960年代的英國。六十年代是藍調、爵士樂、搖滾樂大肆崛起的黃金歲月,迷幻搖滾更是這時期最重要的音樂流派,也許你和我一樣,對這年代的音樂沒有一點研究或瞭解,但想必耳聞過披頭四這支重磅級英國搖滾樂團。《烏托邦大道》是描述一支從無到有、從默默無聞到大放異彩的樂團故事,不只是樂團本身的歷程,也包括了成員們各自的人生景況以及那年代的流行元素與風土民情。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etImage.jpg

 

這本書的前半部讓人心中有惑:說好的《姊妹》呢?閱讀至第二部分,才正式進入姊與妹的故事,這部分可說是全書重頭戲的起始,故事氛圍也從這裡逐漸由死氣沉沉轉變成駭然驚悚。不過,在此之前,要先從馬蒂妲的失戀說起......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