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冠文化非全文試讀。
人生要面對各式各樣的評分,這些評分往往來自於他人眼光的標準,試想我們是不是總是太過於苛求自己,在人生大小事上,都想做得盡善盡美。一被人苛責或是一有個什麼挫折打擊,就情不自禁地責難起自己。
漸漸地,我們對人生失了信心,對於曾經熱愛的事物再也提不起勁,每天活得像具行屍走肉,彷彿沒了靈魂。我們埋怨命運、看輕自己,可卻從來沒想過,社會標準未必符合每個人的能力,只有自己才知道哪個層面該打多少分數才是合理的;也從來沒想過,其實人生不需要事事都非要做到一百分。
故事裡的正珉去上了陶藝課。在陶藝教室遇上的人事物,使得她對這個世界產生了新的認識,原來在這個壓力山大的社會,居然有可以無悖於內心真實做自己,且友善到驚人的一處所在。一直覺得陶藝是種很溫柔的手工藝。陶土貼著手,很像貼著自己的心。捏陶時,要注意陶土的溫度,當陶土變得暖和,就是變乾的信號,這時得多沾點水,持續與它溝通。當輕柔的手勢撫在陶土上,極像是在對它溫柔的喊話,也像是在對自己傷痕累累的心靈溫暖呢喃。
更重要也更感人的是,陶土是容許犯錯的。像是季節被攥在手心裡,牽引著心情的春夏秋冬,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人生沒有最好的季節,也沒有最不好的季節,讓一切變好的,便是專注於手上的捏陶,那亦是一份信念,人生沿途的風景,或有杪春的百花齊放,杪夏的綠蔭盎然,杪秋的金風送爽,杪冬的銀裝素裹,人生四季更迭變換,那時那刻專注於眼前、捏在手裡的不僅是陶土,而是心念,在不覺中,撫平了心中的憤懣尖刺,熨燙了心靈的傷痕皺褶,然後,可以用全新的心情,從容的姿態,迎向明天。我想著,書中的正珉或是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