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馬)我的奮鬥父親的葬禮-立體300dpi.jpg

 

年少時期曾讀過《追憶似水年華》,沒讀完,說真格的,讀得懵懵懂懂,理解得支離破碎,堪謂有讀沒有懂,不過沒有因此不喜歡,反而因為沒讀完而在心上烙下一處位置,總想著有朝一日要讀完它。或許隨著閱讀年齡的增長,再回頭讀,說不定能激盪出些許火花。不過在這之前,先來談談《我的奮鬥》。

 

我很喜歡的村上春樹在《1Q84》裡有提到《追憶似水年華》;而諾斯加德的《我的奮鬥》亦頗有普魯斯特風格,是以有「挪威版追憶似水年華」之盛名。綜合以上因素,即使這書不容易讀,我還是想要認真讀上一讀。

 

據說《我的奮鬥①父親的葬禮》長達四百多頁,不過試讀篇章之篇幅不到全書的四分之一,雖未能窺得全貌,倒也貌似讀出了點自己的意思來。

 

卡爾‧奧韋‧諾斯加德與父親的關係並不融洽,父親對他的態度在他的生命裡留下了長長的心靈傷痕,甚至還有仇恨。卡爾用零零散散的記憶片段,糾纏綿長的細膩文字,佐以書籍、畫作、音樂等藝術形式來表述其人生的過往及現在,爬梳剖析自己與父親之間的糾葛和內心對於父親之死的感受。父親的死,他莫名流淚了。明明這麼恨,為什麼還會哭?這是什麼樣的矛盾情懷,是血濃於水的自然體現嗎?我想,這應該屬於心理學的範疇了。

 

記憶很長很長,故事卻說得很慢很慢,一小塊一小塊的回憶沒有時序性地被隨意抽出細細傾訴之。雖節奏緩慢,卻鏗鏘有力;雖叨叨絮絮,文字卻很美,不使人厭煩困倦,甘願沉浸在這彷彿靜止狀態的歲月之流、文字長河裡,慢悠悠地品嘗其中的美好細節。

 

總之,進入作者的心靈之森,我們只需當個觀光客,無需有任何疑惑,不用妄加臆測置喙,無庸企圖解讀評論或是分析,畢竟這不是虛構故事,而是一個真實人生的呈現,只消跟隨氣質豐美雅致的文字導遊,靜靜欣賞作者分享予讀者的人生風景,如此便好。

 

*感謝木馬文化提供試讀機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