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心理勵志 (2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作品簡介】



面對人生,每一次選擇都可能有失有得

自慢社長的親身體悟,讓你少一次後悔的抉擇,多一步成功的躍進!



人生總在對與錯之間擺盪,

有些對,只關乎於挑對一間餐廳獲得的愉快饗宴;

有些錯,卻關乎搞砸一件大案子的嚴重後果。



我們永遠不可能期待自己完全不犯錯,

但是在做任何決定之前,我們必須擁有以下幾個基礎的認知:⋯⋯


◆不只是做「絕對」對的事,更要懂得做「相對」對的事

◆當做對的事得不到好的結果,就要開始知錯認錯



人生就像擲骰子,永遠無法預期結果是大或小。

但是當我們對每一個結果都有了成熟的應對心理,

無論結果是對是錯,都能讓我們有所斬獲。

以本書為起始,調整從學習到工作的態度與做法,

就能不斷成長,造就你的精彩人生!


 


【試讀心得】 


 

在開始閱讀這本書之前,我一直在思索著「人生的對與錯」這個問題。人生的對與錯如何判定?人生有絕對的對與錯嗎?有人樂於過著追求事業的功成名就或創造財富滾滾來的精采人生,有人不思成大功立大業只喜歡一生安穩闔家溫飽的平淡人生。我個人很排斥「不追求事業成就就是不思進取」的觀念,因為在我看來這只是想過何種生活的選擇,屬個人自由,無關對錯,也無關優劣。因此我認為,人生如果有對錯之分,那也得建立在處事待人的態度與做法這兩方面之上才能夠有明確的對錯界定。

 


《自慢8》內容分門別類成「生涯抉擇」、「心性試煉」、「學習歷程」、「能力培養」與「工作實務」五個部分,細分為四十四則。每則分享都來自於何飛鵬社長的親身經歷或身邊的所見所聞,以生活小故事的方式呈現,不見有些商業心理勵志書籍讀來有刻意為之的匠氣。


 


自序裡提及「要能分辨相對的對與錯」的觀點,讓我感到驚艷,不知他人觀感如何,至少從過去到看了這本書之前,我從未想過「相對的錯」。要虛心的面對對的事,仔細分辨其中的細節,找出還可以更好的做法,這就是所謂的相對的錯,亦即不只是做「絕對」對的事,更要懂得做「相對」對的事,這也是一種「好還要更好」的概念,這概念可應用在工作上,學習上,運動上,甚至也能套用在興趣上。


 


《自慢8》裡談論的人生對錯,不光只是提出錯誤的觀念、行為、態度,在每篇小故事結束後都有針對錯誤提出的對的修正。人目短於自見,故借鏡以觀形。每個人在人生的道路上,總少不了跌跌撞撞,出錯情況亦所在多有,若有前輩的經驗談可汲取吸收,人生會少些NG,多些OK!



*感謝商周出版提供試讀機會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內容簡介】


全世界最熱賣No.1的年曆,

一生一定要知道的475句智慧箴言!



誰是「窮理查」

讓歐巴馬、卡內基、巴菲特、查理•蒙格都說讚



1732年12月9日,富蘭克林以窮理查為名,生平第一次出版了自己編寫的年曆──1733年的《窮理查年鑑》,並在空白頁印上幽默睿智、振奮人心又一針見血的智慧格言,希望大眾能以輕鬆的方式培養各種美德,並以勤儉創造財富。



沒想到,《窮理查年鑑》上市3週就連3刷,之後更連續編了25年,成為當時僅次於聖經的超級暢銷書,幾乎家家書架上都有一本。從1733年至今,《窮理查年鑑》成功影響全世界數十憶想要翻身、圓夢、致富的人,從年輕人到老人家,從十九世紀的卡內基到二十一世紀的巴菲特、查理•蒙格、歐巴馬!



4堂美滿人生的必修課


輕薄短小卻重量級的人生智慧



本書精選1733年~1758年的窮理查智慧格言,分門別類成「變有錢人」(Wealth)、「比別人更成功」(Success)、「搞定人脈好辦事」(Love)、「健康、幸福過生活」(Life)4大單元、45條必勝祕訣,超過475句箴言,為每一個人帶來累積財富、識人讀心、待人處世、成功人生、穩固愛情、幸福生活等的智慧祕訣和生命哲學,深入日常生活和事物,讓你受用無窮又備感親切。



【試讀心得】



每個人的生命中或多或少都會遇上人生智慧或心靈導師。這導師可能是一個人,可能是一本書,可能是一件事,也可能是一句話。這人這事這書這話並無可能讓所有想翻身想圓夢想致富的人們都摘到成功的果實,但想必能讓想翻身想圓夢想致富的人們從中汲取到正面能量,《窮理查年鑑》就是本蓄滿正面能量的書籍。



書裡對富蘭克林有詳盡的描述。富蘭克林小時候父親就帶著他四處觀摩各行各業,除了木匠、泥瓦匠、鐵工、銅匠鋪,富蘭克林也跟堂哥學過製刀,最後他選擇到哥哥的印刷廠當學徒。在學徒生涯中,富蘭克林利用時間自學並大量閱讀,他的閱讀種類廣泛且日益艱深專業,從哲學、數學、邏輯到修辭學,全部都有涉獵。同時他也一邊練習寫作與投稿。後來與哥哥不合,於十七歲時偷偷離家到紐約,輾轉到費城、倫敦,繼續從事印刷業。



不管身在何處,其間富蘭克林從未間斷對公共事務發表評論、對政府投書,發表各式各類文章,並且獲得各階層之熱烈迴響,也因而獲得許多名人的青睞,最終獨資開了一家自己的印刷所。富蘭克林也開拓辦報、辦雜誌、出版作家作品、開文具店等事業,他的合夥人遍及各地。一七三二年,他創辦了美洲第一家圖書館,並出版了自己編寫的年曆 《窮理查年鑑》,之後連續編了二十五年,成為當時幾乎每戶人家書架上都有一本的超級暢銷書。



一個人的成功絕非偶然,富蘭克林豐富多元的學徒經歷加上勤奮不懈儉樸決斷的態度,又中國古代有曾子每日三省自身,美國也有富蘭克林每日勵行自我反省,這些都是奠定了他日後成為成功的政治家、外交官、科學家、發明家、出版商、作家、投資家、教育家的基礎。這樣的一個人在自己編寫的年曆中分享出自己的智慧語錄,無怪乎會成為人們心中的勵志聖經。



而這本出版二百五十八週年紀念的精華珍藏版裡,海選了《窮理查年鑑》發行二十五年間的窮理查格言精華,有關於變有錢人的,有關於成功人生的,有關於待人處世的,有關於健康幸福生活的,不管是大人想當做人生哲學床頭書來閱讀或是學生想拿來當成寫作應用素材,都很適合且方便。



每個主題開始前都各有一篇摘自於某年年鑑裡窮理查寫給讀者的話。我個人特別喜愛與贊同收錄於一七五八年〈財富之路〉裡,一位白髮老者在他引用一堆窮理查格言的講演中所說的一段話,他說:「不要太依賴自己的努力、節儉跟明智,因為僅管這些是好東西,但若沒有上天的保佑,這些都會枯萎。」其實我一直認為就算再努力以赴,沒有好運降臨,也不見得能成功,但我也不認為這是想法悲觀,而是明白真實,看清現實。當然也不能因此不努力,因為努力的過程是在累積經驗與養成實力,即使成不了郭董王董,至少三餐溫飽沒問題,人生歷程也因努力而顯得充實。 



○十句窮理查格言摘錄分享



●嗜慾若多,再多的東西都不夠。



●有了時間,就別再等空閒。



●留意小開銷,再大的船也可能因為小小的裂縫就沉掉。



●債務的身上,背負著「撒謊」。



●有錢買不通死神。



●能知足,窮人也富有;不知足,富人也窮窘。



●不該做的事卻去做,就會有不想要的感受。



●從別人的危險中得到警告,真是有福報。



●除了你自己,還有誰更常騙你?



●不要自誇你所知,不要自滿你所持,不要自負你所有,不要自矜你所能。



*感謝柿子文化提供試讀機會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凱斯‧藍恩(Keith Lane)
出版社:春光出版
出版日期:2011年11月

*感謝春光出版給予試讀機會





懸崖邊的守護者,顧名思義,守護想要跳崖輕生者性命的人。在英國,真的有這麼一個人,他,凱斯‧藍恩,深愛的妻子在自殺勝地比奇角結束短暫的一生。在妻子下葬前的某日清晨五點,工作到一半的藍恩突生想上比奇角一探妻子尋短確切地點的衝動,沒想到湊巧救了一條年輕的生命。


葬禮過後,懷想著心愛的妻子以及掛念那天被他救起來的女孩,他開始展開一天兩到三次的比奇角巡邏工作,並將之視為使命,在此過程中,讀者見證了藍恩以自己的切膚之痛勸退許多在懸崖上欲尋死的人們。藍恩在為這些人做心靈勸說之際,也在不知不覺中療癒了自己的心痛,漸漸走出喪妻陰霾。

或許是亡妻冥冥中有指引,藍恩遇到了芳,兩人一拍即合,很快結為連理。然而藍恩並未因此終止上比奇角巡邏,芳的諒解與支持,在讀者眼裡看來,應該都會覺得這個女人真了不起,換成是我,我可能沒有那樣大的氣度看著丈夫每天在危險邊緣遊走啊!

當藍恩的事蹟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時,原本想讓當局重視比奇角自殺率的善意漸漸被偏激人士扭曲為強出頭想出名,院牧團隊介入巡邏,雙方摩擦不斷,藍恩知道放手的時候到了,也是專心陪伴生病中的老婆的時候了,藍恩傳奇就到此為止。不知現今比奇角的自殺率如何,但願藍恩的精神能流傳、繼承下去,anywhere,anytime……

或許我們無法像藍恩那樣擁有大無畏的氣魄與善行,但至少可以敞開心眼觀察我們在乎的至親摯愛親朋好友是否正逢低潮甚至陷入憂鬱,適時給予關懷及援手,你我也可以是他人的生命守護者。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外山滋比古
譯者:林佩儀
出版社:平安文化
出版日期:2011年09月26日

*感謝皇冠文化給予試讀機會





外山滋比古在這本書裡大力為「遺忘」申冤,先以理論說明遺忘的好處,再佐以實例證明遺忘帶來的正向力量。在深究作者的遺忘論前,任誰也沒想過一向被人唾棄的忘性,竟然也有出頭天。哼~這下誰還能理直氣壯地說:健忘無用!善忘明明就有其大無比之用處,不信?先看看再說吧!


作者認為遺忘與記憶乃一體兩面,如同呼吸一般,若沒有遺忘,記憶力就不存在;若沒有遺忘,記憶力就無法發揮。呼吸,先呼再吸,遺忘不在記憶之後,而在記憶之前,先忘(呼)後記(吸)。這觀點頗妙,頗有道理,腦袋放空,清除多餘記憶垃圾,有助於記憶的吸收及存放,大幅提升工作或讀書效率。

在這個資訊俯拾即是的科技時代,腦袋瓜幾乎無時無刻都在接收新知新訊,沒時間消化的結果,於是就有了知識性代謝症候群及知識便秘症的產生,這兩種症狀的處方關鍵在於遺忘。如果沒有自然遺忘的「天分」,要怎麼做才能遺忘?首先要摒棄對「遺忘性惡說」的偏見,再來進行選擇性遺忘,去蕪存菁後,記憶空間自然而生,該忘的忘了,該記的也記了,遺忘與記憶雙贏,受惠的是先忘後記人生整理術的實踐者。

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遺忘是為了記住更多的東西。連論語學而第一篇之「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都可以被拿來做有力的佐證,作者將之另解為要透過休息、遺忘,才能學習到知識的精髓。這麼解釋也可通,拾古人牙慧並加以延伸引用,亦是書讀百遍意自通,遺忘、沉澱而後記憶的典型佳例吶!

又最適合進行遺忘+思考作業的場所及時機為三上三中,馬上、枕上、廁上;入浴中、旅途中、集中。對照極富說服力的論述及實例,更加深無時不放空之讀者我的認同感,放空的重要,由此可見一斑。

來吧!各位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們,不要只知埋頭苦幹,一起來做全民遺忘運動吧!放空、沉澱、再出發,將使你消失的靈感再現,遇上的瓶頸不見。既然先忘後記能讓人事半功倍,何樂而不為?讓我們一起奔向忘卻的雲端,Let’s go!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卡蜜.沃克
原文作者:Cami Walker
譯者:祁怡瑋
出版社:橡樹林
出版日期:2011年04月01日

*感謝橡樹林出版社給予試讀機會





這是一個關於愛與勇氣,付出與感恩的真人真事。作者卡蜜‧沃克在三十三歲時,新婚正甜蜜,職涯正燦爛,被診斷出罹患「多發性硬化症」,頓時,她的世界由天堂墜落地獄。據言這病早在十五年前就開始有徵兆,雖有求醫,卻一直沒有被檢查出來而延誤了治療時機。


身體痛不欲生,精神行屍走肉,生活烏雲罩頂,鎮日心情灰灰。除了控制病情的藥物,卡蜜也急需一帖心靈良藥。在聽從靈療師好友安芭莉的建議,展開連續二十九天送禮不間斷的活動,意外從中找到新的人生意義及能量,卡蜜本人表示,至今她已進行了十三輪二十九個禮物活動。送禮活動並沒有使多發性硬化症遠離她,但每份禮物背後的意義使她累積源源不絕的,面對每一天挑戰每一次病痛的正面能量。

每次看這類書籍,總很心疼遭受病魔無情打擊的故事主人翁,也對他們的努力生活及坦懷接受「生命中難以承受之重」的精神深表感動與佩服。與這些勇敢的生命鬥士所必須面對的人生磨難相較,我的挫折、煩憂、自認為的逆境,其實真的不算什麼。

二十九個禮物:哪怕只是一塊錢、一句讚美,甚或一次讓步,都可是禮物。施不望報,反而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書裡的另一個觀點,我個人很喜歡:接受他人的恩惠,並不是什麼可恥失面子的事。倘若真的需要別人助自己一臂之力,而別人也願意伸出援手,那就將之看成是份禮物,坦然接受對方的好意吧!如果心裡一直掛記著,那就把這份恩惠牢牢記在心裡,也許有朝一日,時機到來,這二十九個禮物的其中之一即能用上。

卡蜜設立的29個禮物〈www.29gifts.org〉 網站,加入者眾,分享的故事多。除專屬網站,也有臉書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home.php?#!/29Gifts〉,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透過連結前往了解。

二十九個禮物:點子很美妙,意義很特別,在讀過這本書之後,相信不只是我,都會對此動了心。連續二十九天送出二十九個禮物,聽起來似乎不容易實踐。如果中間有中斷,一切得從零開始算起,其中意義才能完整達成。對我這樣熱情總是只持續三分的人而言,真可謂是一項大挑戰!但……,只要有心,只要有卡蜜的一半精神,相信要達陣也絕非難事!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羅伯.帕格利瑞尼 (Robert Pagliarini)
譯者:吳書榆
出版社:三采
出版日期:2011年03月04日


*感謝三采文化給予試讀機會





其實,報名這本試讀的心情很掙扎,這類書從來不在我的嗜閱範疇裡,然而書名又搔得我心癢癢。每天光是上班睡眠以及一堆雜七雜八的家務或突發狀況,就不只用去16小時了,又現代人工作時間鮮少不逾8小時,甚至一天工作10幾個小時的人亦所在多有,何來黃金8小時可供揮霍,呃……利用才是。因為這點好奇心,這篇心得於是誕生。


或許有人會疑惑,若是自由工作者或家庭主婦等工作時間沒有一定規律,非人們印象中朝八晚五或朝九晚六的上班族來看這本書是否適合?答案是肯定的。只要你有一點想要了解如何善用時間,有一點想要改變蹉跎光陰的習慣,有一點想要讓人生變得充實不再空洞,都可以讀讀這本書,從中攫取一些啟發,一些方法。

這本書涵蓋的範圍頗廣,從善用時間談到財務規劃進而擴及到創業,理財與創業跟黃金8小時看似毫無干係,實則大有關連。任何除了工作及睡覺以外的大小事都必須仰賴工作與睡覺以外的時間來進行完成。我將「下班後的黃金8小時」視為一種對空閒時間的定義,所以能否善用「空閒時間」,不管是幾分鐘或幾小時,乃是目標達成與否的一大關鍵。

作者以簡單明瞭的條列式闡述甚多使人暗自心虛後而捫心自省的觀點,再結合許多很有意思的小故事來強化想對讀者表達的意念。這些小故事的作用尤其大,無形中增添了讀者對內容的共鳴。

自認是每日除了工作睡覺以外其餘時間幾乎都虛擲掉茫茫度日的「茫八族」,同屬「茫八族」的同胞們,快別讓「生命水蛭」蠶食掉咱們寶貴的leisure time,趕緊擺脫牠們,立志做個「創八者」,不見得一定要做大事立大業,至少要讓生活過得充實有意義!

Ps. 想了解「生命水蛭」及「創八族」一詞的各位,請見《下班後的黃金8小時》一書。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珍.賽佛博士 (Jeanne Safer, Ph.D.)
譯者:謝靜雯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10年10月01日

*感謝大塊文化提供試讀機會





隨著時代發展的日新月異,人們的思想也越來越開化,侃侃談論死亡已不再是絕對的禁忌。然而,「死亡益處」這一觀點既新穎又陌生又大膽(在我看來是如此),且聽珍‧賽佛這位資深心理治療師如何說
──


「在高齡母親過世後,發現自己跟母親反而更加親近,而她到了這個時刻才能客觀地記錄母親的生命故事、深入分析母親的人格特質以及兩人的母女關係對自己造成的影響,並揀選母親傳承給她哪些心靈資產。她把這項收穫稱為『死亡的益處』。」

在作者訪談的六十位人士裡,每位受訪者跟父親或母親的相處都並不融洽(作者本身亦然),有的與父母的理念不同而彼此衝突不斷;有的是為迎合父母的期待而犧牲了選擇自主權;有的是遭遇到可怕的事情而夢魘不斷。這些個案在失喪之後,沒有父母親的阻擾,沒有來自父母親的壓力,反而能過著自己想要的人生。

書裡的這些個案情況雖都偏向極端,然以此來談論死亡的益處,最能讓讀者們獲得深刻的了解、體會,甚或感同身受。

如:愛麗絲,在小時候遭遇兄長亂倫,母親卻裝作不知情,這段傷痛往事如魅影般緊黏著她,直到母親身故後她才終於能正面看待身體以及享受性愛的愉悅;母親的死讓貝絲得以從母親的隨身侍女職位退休,擺脫過分困難又不必要的沉重責任,讓她首次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肯恩在父親與世長辭的幾個月後,終可依循心底的願望,朝藝術界發展。

絕大多數做子女的,即使與父母生前再怎麼交惡,在失去他們或其中一方之時,在體會到死亡益處之前,哀慟是必然的反應,當然了,也會有覺得「如釋重負」這種特例的存在。個案中有的人很幸運,能在父或母臨終前化解彼此的對立衝突,修復彼此的關係。

泰咪一輩子都對她的母親深惡痛絕,母女倆互相憎恨,然而在母親人生的最後三年,支撐母親成了泰咪的任務。那句泰咪發自真心對母親說出的「我愛妳」,化解了母女倆之間的仇恨。

彼得的父親愛酗酒,一發現彼得是同性戀便不斷地羞辱他。彼得的青少年時期可謂是在父親的侮辱中度過。在父親罹患血癌,臨終病床上時,彼得運用他的按摩技巧幫父親按摩腿跟腳並溫柔地說些撫慰的話語。

泰咪與彼得,姑且不論他們是否也在失怙或失恃之後獲得死亡的益處,他們在陪伴母親與父親走完人生最後階段的所言所語,所作所為,深深觸動我心。在父母親的大限之前,彼此終能敞開心胸化解干戈,比什麼都還彌足珍貴。
 
從個案中所見在失親後獲得死亡的益處,是重生,是二度成長,是人生的重新排列。生在新時代的我們,倘若尚未習慣這一觀點,未必要等到那時日,此時此刻即可試著去了解並接受,也許獲益亦匪淺。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試閱本剛好是架上的最後一本。
淺淺瞥了一眼,對書名興趣不大,但眼神卻被封面的插畫給勾住──
一個背著背包的大男生,弓著左腳,站在山頂,俯看沉思。
如此圖畫會讓你聯想到什麼?

看到作者大名是Spencer Johnson(史賓賽‧強森),
無需翻開書頁便知是何類型的書了。

不知道Spencer Johnson是誰?
那麼《誰搬走了我的乳酪》、《禮物》這兩本書總該聽過吧!

讓讀者先聞香的《峰與谷》筆記書,內頁採用再生紙質,尺寸迷你。
封面上的英文書名做了一點小設計,我個人覺得很有意思──
PeAks(山峰)and Valleys(山谷),在山峰的A字及山谷的V字做視覺變化,
字義與圖案恰好相互呼應,亦加深讀者對此書的印象。

試閱部份佔三分之一,可自行填上日期的週曆及空白筆記分佔三分之二,
每頁空白筆記,或上下方,或左右方,皆摘錄書中一小段佳句箴言。

試閱的幾頁圖文,扼要點出「峰谷法則」之精粹,
而「峰谷法則」的運用成功與否,端視個人是否有想要「突破現況的心」。

峰谷法則要點 (節錄內容)

當你渴求自己所缺乏的,你就在低谷裡;當你對現況感恩,你就站在高峰上。
峰和谷是相連的,只要換個角度思考,上山的路就出現了。
在高峰期,要避免對現況過度樂觀;在低谷期,要避免過度悲觀。

峰谷法則結論 (節錄內容)

人生的順境(峰)和逆境(谷)其實都是禮物,
每一份禮物都很珍貴,只是你得先好好經營!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