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珍.賽佛博士 (Jeanne Safer, Ph.D.)
譯者:謝靜雯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10年10月01日

*感謝大塊文化提供試讀機會





隨著時代發展的日新月異,人們的思想也越來越開化,侃侃談論死亡已不再是絕對的禁忌。然而,「死亡益處」這一觀點既新穎又陌生又大膽(在我看來是如此),且聽珍‧賽佛這位資深心理治療師如何說
──


「在高齡母親過世後,發現自己跟母親反而更加親近,而她到了這個時刻才能客觀地記錄母親的生命故事、深入分析母親的人格特質以及兩人的母女關係對自己造成的影響,並揀選母親傳承給她哪些心靈資產。她把這項收穫稱為『死亡的益處』。」

在作者訪談的六十位人士裡,每位受訪者跟父親或母親的相處都並不融洽(作者本身亦然),有的與父母的理念不同而彼此衝突不斷;有的是為迎合父母的期待而犧牲了選擇自主權;有的是遭遇到可怕的事情而夢魘不斷。這些個案在失喪之後,沒有父母親的阻擾,沒有來自父母親的壓力,反而能過著自己想要的人生。

書裡的這些個案情況雖都偏向極端,然以此來談論死亡的益處,最能讓讀者們獲得深刻的了解、體會,甚或感同身受。

如:愛麗絲,在小時候遭遇兄長亂倫,母親卻裝作不知情,這段傷痛往事如魅影般緊黏著她,直到母親身故後她才終於能正面看待身體以及享受性愛的愉悅;母親的死讓貝絲得以從母親的隨身侍女職位退休,擺脫過分困難又不必要的沉重責任,讓她首次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肯恩在父親與世長辭的幾個月後,終可依循心底的願望,朝藝術界發展。

絕大多數做子女的,即使與父母生前再怎麼交惡,在失去他們或其中一方之時,在體會到死亡益處之前,哀慟是必然的反應,當然了,也會有覺得「如釋重負」這種特例的存在。個案中有的人很幸運,能在父或母臨終前化解彼此的對立衝突,修復彼此的關係。

泰咪一輩子都對她的母親深惡痛絕,母女倆互相憎恨,然而在母親人生的最後三年,支撐母親成了泰咪的任務。那句泰咪發自真心對母親說出的「我愛妳」,化解了母女倆之間的仇恨。

彼得的父親愛酗酒,一發現彼得是同性戀便不斷地羞辱他。彼得的青少年時期可謂是在父親的侮辱中度過。在父親罹患血癌,臨終病床上時,彼得運用他的按摩技巧幫父親按摩腿跟腳並溫柔地說些撫慰的話語。

泰咪與彼得,姑且不論他們是否也在失怙或失恃之後獲得死亡的益處,他們在陪伴母親與父親走完人生最後階段的所言所語,所作所為,深深觸動我心。在父母親的大限之前,彼此終能敞開心胸化解干戈,比什麼都還彌足珍貴。
 
從個案中所見在失親後獲得死亡的益處,是重生,是二度成長,是人生的重新排列。生在新時代的我們,倘若尚未習慣這一觀點,未必要等到那時日,此時此刻即可試著去了解並接受,也許獲益亦匪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