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而抬頭看看天空,剎那間,一道彩虹,不,應該是三分之一道彩虹,映入眼簾,那虹彩看似是鑲嵌在雲朵裡,如詩如畫。稍運用些微想像力,那虹彩又仿若一位戴著白色頭紗的新嫁娘,悄掀頭紗一隅,溫柔害羞偷覷著身邊那位即將是夫婿的心上人。
從小在都市長大,定居鄉下後,心中偶有埋怨(連家像樣的書局或租書店也沒有),可往往前一刻才在碎唸鄉下的諸多不便,下一刻又被美景給勾了心魂(無論是遠方的青山或小徑旁的藍海,抑或站在主臥室窗口即可欣賞到的夕陽美景,皆百看不厭。)這些不便似乎變得不是那麼重要了。
時而抬頭看看天空,剎那間,一道彩虹,不,應該是三分之一道彩虹,映入眼簾,那虹彩看似是鑲嵌在雲朵裡,如詩如畫。稍運用些微想像力,那虹彩又仿若一位戴著白色頭紗的新嫁娘,悄掀頭紗一隅,溫柔害羞偷覷著身邊那位即將是夫婿的心上人。
從小在都市長大,定居鄉下後,心中偶有埋怨(連家像樣的書局或租書店也沒有),可往往前一刻才在碎唸鄉下的諸多不便,下一刻又被美景給勾了心魂(無論是遠方的青山或小徑旁的藍海,抑或站在主臥室窗口即可欣賞到的夕陽美景,皆百看不厭。)這些不便似乎變得不是那麼重要了。
突然發現網路書房裡的藏書章,多了五十枚,甚為驚喜!不知這些藏書章為何而來,至禮物櫃查看,嗯?活動。因為參加活動而獲贈,心裡明白並未參加什麼留言送藏書章之類的活動,轉而至首頁查看,在最新一期的閱讀分享報裡,看到了驚喜。
原來是有幸被選為精選書房,五十枚藏書章因此而來。不知為什麼,竟然覺得有點兒心虛,論用心也沒別人多,論文筆也沒別人好,呵,是老天爺的恩賜吧!
因為這天下掉下來的禮物,讓我決心傾更多的關注在網路書房裡,更有動力寫著一篇篇的閱讀心得(雖然真的寫得不太好),但相信終有功力大增的一天。
學生時代,保險學老師要求我們每週都要準備一篇關於保險的報導,加以剪貼並摘錄重點,抄寫於筆記本上,對於這項作業相當樂在其中,因為我本就喜愛剪報。
這兩天,為了想收集舒國治的專欄(已集結出書),把以前訂閱的一年份商業周刊全數自床邊矮櫃搬出來,拿了把美工刀,坐在床上,興致勃勃地裁下雜誌裡所需要的部份,剪貼工作告一段落時,腰痠背痛腳又麻,可一看到戰利品,心裡卻滿足的很,一點也不在乎生理上的抗議。
由於只訂閱一年,所以無法將文章收集完全,去信詢問老姊有無後半專欄文章的所有雜誌,沒想到老姊回信說她有這本書,再寄過來給我。原先剪貼的初衷就是想省下一筆買書費,如今有現成的書可看,實在是天大的好消息。至於那些細心剪貼下來的專欄,當然是當成寶貝一般收藏起來,只是這次我一定不會再弄丟了。
《永遠的約定》,是此刻最想拿在手裡仔細閱讀的書,已經很久沒有如此有目標且迫切地想看完某書及擁有某書的心情了,即使現在手頭上還有本厚達四百多頁,目前看了約莫三分之一的《海》。試想,當家喻戶曉的小荳荳黑柳徹子遇上日本最體貼病患的醫師鎌田實,會迸出怎樣的燦爛火花?試閱內容篇幅雖不多,但每頁都有許多值得深思的人生哲理,每頁都有值得細細咀嚼品味的精彩字句。他倆的談話,每一字每一句都教人不想錯過。
看完十多頁的試閱內容,情緒也隨著徹子和醫生的對談起伏不定,悲喜交加。悲的是戰地和飢荒國家兒童的可憐處境,讓人忍悛不住為此掬把同情之淚;喜的是兩人的妙語如珠,使人受益良多。除此之外,還有滿滿的感動及對作者兩人的欽佩。
《永遠的約定》,是親子教育也是心理勵志,沒有平時早已看了膩眼,聽了膩耳的那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有的只是平易近人卻又無比深刻的話語。
例如,黑柳徹子在結語所説的其中一小段話:【現在這個社會極需溫柔體貼。其實,每個人應該都很溫柔,只是在現代這種生活步調中,而被消磨殆盡了,這樣一來,大家都變得自私自利,以後將活在「要是我溫柔一點就好了」的悔恨中。即使面對自己的家人也一樣。】這些字語,讓我省思再三,“即使面對自己的家人也一樣”,人哪!往往最容易忽略或最不在意家人的感受。捫心自問,是否自己在外頭受了氣,無辜的家人便成了理所當然的受氣包。
有感動、有歡笑、有淚水、有體悟,只單單是試閱短短篇幅,就有如此豐富的感受,除了上個段落之外,尚有諸多欲訴卻又難以長話短說的感想,就留待正式讀完全書時再續。
→渴望盡快擁有的好書。
爺爺不只是爺爺,還是良師,也是益友。作者魯瓦克的童年是和爺爺一起在北卡羅萊納州的海邊度過,在和爺爺“同居”的歲月裡,他習得了一些可貴的人生哲學。
首先是被內容簡介的第一段文字給深深吸引住,才從而陷入此書所撒下的“情網”。是的,是“情網”沒錯,我沒用錯詞,沒表錯情,對我而言,每本書都蘊含著作者的情意。
「我長大以後,如果學會了什麼做人的道理,懂得體諒別人,內心有清晰的標準,自知生存的價值何在,這一切都是爺爺帶給我的......」就是它,讓人好想知道是什麼樣的爺爺,這麼的...棒!(一時之間想不到其他的形容詞)
試閱了第一章的君子之交及第六章的第一隻鹿,除了彷彿親眼見證一場精彩的狩獵之旅外,也由衷佩服魯瓦克爺爺藉由狩獵知識及理念來讓孫子領略為人處世之道,像是以鵪鶉來讓孫子了解君子之道及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以獵狗來說明人得善盡自己的本份不逾矩;以獵鹿之行,來讓孫子學習獨立以及體會靠自己努力而獲得的果實滋味之美妙。此二個篇章中,唯有松鼠那段落讓人不忍卒賭,只好草草將文字快速略過。
在第十七章的獵人與君子中,作者決定把他的神秘樹屋分享給爺爺參觀,原以為爺爺會笑話他,但爺爺非但沒潑冷水也沒過份褒獎,反而說了一席讓作者終生難忘的話,如果我是作者,我想我也會很高興聽到那一段意味深長的話。
另外,在這篇裡有段文字,值得身為大人的我們省思──在每個孩子的生活中,總有一段時間,那些圍繞在他身邊的成人,對他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人們經常對小孩們不大講究禮貌,唯一的原因,就因為他只是個「小孩子」。我記憶裡的成人們,對我並不是這樣。
PS.這本書讓我沒來由地聯想到佐賀阿嬤,或許是他們都有各自的特殊人生哲學的這個共通點吧!
→ 又是一本想收購的書,值得珍藏,亦相當適合青少年來閱讀。
內文並不差,作者文筆也不賴,但筆調卻不為我所喜。薄薄的一本書,採跳躍式閱讀,翻到哪頁看哪頁,可惜每次都看得很痛苦,幾度把此書打入冷宮,可書買了不看總覺得對自己交待不過,想從中找尋一絲絲可能的興味,遂又幾度找出來翻個幾頁,看個幾行。這麼有一搭沒一搭地讀著。
其中有篇是作者寫吃河豚的經驗,總算稍稍勾起閱讀慾望。思及以前在電視上看到美食節目,專業師傅料理出那一道道看起來十分高雅可口的河豚料理,食客一付「此味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嚐」的滿足表情,擾得我心癢癢,實在很想看看作者是如何用文字來品味佳餚。
但「魚生」是何物?這很容易,從字面上能很輕易猜出,還不就是生魚片,沙西米啦!那「魚糕」?這又是啥玩意?著實使人丈二金鋼摸不著頭腦,懶得探究,擇日再向〝辜狗大神〞請益。作者有許多遣詞用字並非我們平時的慣用語,這也是我覺得很「難讀」的原因之一。
搞了半天,原來也沒在河豚的「吃」這方面著墨多少。期待太多,失落越多。太「文化」的一本書,看不到對食物方面有精緻的描寫,教人大失望!!不過,我想作者對此書所定的旨趣本就不在於「吃」這件事吧,是自己太過一廂情願了。
歸根究柢是自己失察,太失敗了!一時衝動的後果是賠了心情又損荷包!
→ 被書名騙了 (>_<)
包心菜奇蹟,就如同封面寫的那樣──通往夢境的圖文書。共收錄六則短篇故事,峰迴路轉的情節,柳暗花明的結局,不禁聯想到這首我最愛的歌:「近水繞遠山,芳草連著天邊長,人間處處盡是峰迴路轉。」插畫部分,畫風奇特詭異,實在不怎麼賞心悅目,但卻出奇的深刻。最喜歡《包心菜奇蹟》、《幸運事件》和《紙的勝利》這三篇。
《包心菜奇蹟》
杜霞和奧莉佳兩姊妹是綽號母象的伊帕齊耶娃老婆婆的姊姊的孫女,兩姊妹不幸成為孤兒後,鄰居阿姨把她們帶到「母象」那裡。由於伊帕齊耶娃是兩姊妹在世上唯一的親人,即使她心裡再不願意,也只有勉強收留她們。共同生活了一段時日後,彼此之間也開始較為熱絡。
一天,伊帕齊耶娃慎重其事地交給兩姊妹十元盧布去售貨亭買包心菜,豈料兩姊妹因為衣服口袋破洞而把錢弄丟,怕因此被老婆婆趕出門的苦情姊妹花在回家路上抽噎不已,原以為一切都完了,誰知有輛滿載包心菜的貨車上突然急轉彎,兩顆大包心菜被甩出車外,應聲落下,滾到兩姊妹腳邊......。喜歡這種從黑暗到光亮,從滿心絕望到看見希望的安排,讓人也為之振奮起來。
《幸福事件》
刻薄又壞心眼的克柳克文娜老太太,見到哈莉瑪那堆從地下室拿出來做日光浴的被褥頂到她家窗口正下方,即使沒礙著她,她也是把頭探出窗外氣憤不已地怒罵哈莉瑪,甚至指使淘氣的孫子科立卡把那些東西扔到地上。哈莉瑪見狀,保持沉默的態度,只是靜靜地把散落一地的被褥一一拾起,重新安放在摺疊床上,然後把女兒放在摺疊床旁就近看守。克柳克文娜也想效仿哈莉瑪,把心愛的大衣拿出來曬,但又怕被偷走,叫孫子同她一起到二樓閣樓,把大衣晾在那兒。閣樓裡很多東西,對頑皮的科立卡來説有著莫大的吸引力。
一日,科立卡假借撿球之名,溜上二樓屋頂想闖入閣樓,卻不慎失足墜樓,幸好下方那堆哈莉瑪的被褥救了他一條小命。哈莉瑪趕緊上前探看,科立卡幸無大礙。隔天,壞心眼的克柳克文娜老太太帶著孫子科立卡及果醬餡餅到哈莉瑪的地下室住處賠禮。
瞧,不又是一個峰迴路轉的圓滿結局嗎?我想,從此以後,壞心眼的克柳克文娜一定看哈莉瑪極為順眼,對頂到窗台下的那些被褥,也不會再有微詞,甚至擋到窗外景色,她也會用較寬宏的心來看待吧!畢竟,當時若沒有那些被褥,後果定是不堪設想。
《紙的勝利》
蓋尼亞是個可憐不幸的小孩,從出生起雙腳就有問題只能用跳躍式步伐走路、很會鼻塞常用嘴巴呼吸、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很容易生病在他生命中有數千個日子都是躺在床上過。其他壞小孩很喜歡欺負他,老愛取笑他:「瘸腿子蓋尼亞,鼻涕流得河一樣。」
媽媽和外婆都很心疼蓋尼亞,決定幫他辦一場生日派對,並親自邀請蓋尼亞的同學和宅院裡的孩子們參加。在生日宴會中,小孩們見識到蓋尼亞高超的摺紙手藝,折服不已,紛紛央求蓋尼亞也幫他們做一個。每個人的都好友善,都充滿了笑容,都對蓋尼亞表示感激,連蓋尼亞像以往那樣從口袋裡掏出手帕擦鼻子,也沒有人嘲笑他。
當孩子王請求蓋尼亞教他折紙船時,生平頭一遭,他喊了蓋尼亞的名字......。蓋尼亞的母親邊洗著盤子邊流下喜悅的眼淚,淚落在洗碗水裡,分不清哪滴是淚,哪滴是水。
看完這篇,除了感動,還是感動。我彷彿可以看見那些頑劣小孩頭上長出了光環,看見蓋尼亞臉上散發出從出生以來所沒有過的光采......。
星期假日,在書店裡晃呀晃的,晃到「東京五星級伴手禮」這本書跟前。
→《東京五星級伴手禮 》
封面的甜點,殷殷切切地向我招手,而我也老實不客氣地狠狠咬下一大口~~用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吃完了“封面”,迫不及待想再嚐嚐內文裡的其他點心。從和菓子到洋菓子,從壽司到麵包,從佃煮到粕漬,從甜到鹹,從鹹到甜,各式各樣伴手禮圖片精緻得教人看了恨不得能親身品嚐,而不是只能捧著書邊幻想邊垂涎,無從解饞。
看這書時,不禁思及那時去日本東京,怎麼沒想到要帶些伴手禮回來?去箱根時怎麼沒多嗑幾粒溫泉饅頭呢?恨哪!奈何現在搥心肝為之已晚!
→ 《續‧東京五星級伴手禮》
書翻完了,仍覺餘韻無窮,回家上網搜尋更詳細的資料,方注意到原來這書早於2005年就出版了,由於迴響熱烈,在2006年又出版了《續.東京五星級伴手禮》。
作者岸朝子,出生東京美食世家,美食資歷相當豐富,乃達人中的達人,在日本美食界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無怪其著作東京五星級伴手禮會成為超級暢銷書。她本人亦曾被畫入美食漫畫《美味大挑戰》中。看過這套漫畫的我居然沒什麼印象,看來又有把究極菜單重溫一番的藉口了。
計劃要去東京玩的人,這本會是很棒的旅遊指南;如我一般沒那福份去的人,拿來當閒書翻閱,進行一場美妙的視覺嚮宴,過過乾癮也不錯。
在金石堂拿到龍應台目送一文的試讀DM,回到家以異常緩慢的速度,甚至連標點符號也沒放過,將目送一字一句盡收眼裡,融入心底。
作者首先寫對孩子的目送,短短三個段落,寫了目送的同時也交待了孩子的成長。字裡行間飄散著淡淡的惆悵,那種“孩子長大了,獨立了,不喜歡黏著自己了”的悵然。
接著,作者從母親的角色搖身變成女兒的角色來寫對父親的目送,很喜歡這種巧妙的對照,這也是全文中最讓人感動的部分,我那一向平靜的心湖因此起了波瀾。
“目送”很生活,很寫實,再平凡不過了,但也是因為這個緣故才能輕易感動人心吧!看目送,無法不想到自己所遭遇過的幾次刻骨銘心的目送,真要寫也寫不完。
另外,我也很喜歡試讀內文上方的四幀攝影照片,尤其是倚著門扉的老奶奶那張,好像看到我那已逝多年的祖母站在家門口目送著我們出門的背影、目送著路上來往的人車......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摘自(龍應台‧目送)──
PS.我想我會把本書買下來,以後。
原來是打算由我接收艾先生的舊電腦椅,而他老兄“享坐”新的椅子。昨晚男人興致勃勃的把新椅子組好,成品看起來比他坐的那張要小一號,試坐的結果,坦白說,看他坐在新椅子上,不知怎麼回事,總是覺得那畫面頗好笑的,「大人坐小椅」,看起來實在不怎麼協調。
大方的男人當機立斷,決定要把新椅子讓給我坐。果不其然,小一號的電腦椅就是為我這短手短腳的小個子量身打造的,瞧瞧那景象,比男人坐在上頭時要美觀多了。於是,理所當然,新椅子就由我接收,當下有種賺到的感覺。
PS.新椅子很好坐,我很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