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的意義是什麼?書有無存在的必要?若閱讀與藏書等於犯罪,打火員的工作不再是滅火,而是焚書,那麼這個世界會變成怎樣?對於無書不歡的愛閱者而言,《華氏451度》無疑是本恐怖小說。
「『書本變薄,然後是濃縮、消化過的版本,最後成了摘要,摘要的摘要的摘要,兩句話……』故事中的世界,人們只談論一些無意義的事,快樂是最高指標,思考會帶來不必要的煩惱,而書則是擾亂平靜的怪獸。」看著書中生活極度依賴那三面「牆」,甚至還想再裝第四面的打火員妻子;看著聽到蒙塔格念詩,就有如聽到了什麼足以導致心靈崩潰的恐怖內容的女子,我心裡不禁想著,長著腦袋不用,只會被動接收無腦畫面及訊息,才是件可怕的事。
書中我最喜歡的情節是主角蒙塔格在殺了頂頭上司後的逃亡途中認識了一群浪遊的護書者,除了這些人,還有其他散居在各地的護書者,他們把書內容記在腦子裡,有人背一本,有人背一章節,只待未來某日解禁,背出內文好讓書重新出版,或者說重見天日。因為這段故事設定,讓原本顯得沉重而鬱悶的小說氛圍變得輕盈舒坦了些。
雖是逾六十年的小說,卻有如預言之書,深刻描寫出如今現代人在不自覺中,反受科技和娛樂禁錮的存在狀態。「燒掉一本書的方法不止一種,而這個世界上到處都有拿著點燃火柴的人。」、「大眾是自己停止閱讀的。」在我們所處的現實中,可以將書裡的焚書禁書視為比喻,於是前面那兩短短的字句,就變得特別發人深省。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