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Image.jpg

 

故事以七十六年前的史實「三叉山事件」為經,布農少年哈魯牧特的心靈祕境為緯,探討許多想得到的或想不到的人性課題與情懷糾葛,淋漓盡致的沉重血淚,模糊了讀者的眼,熨燙著讀著的心。

 

有登山的人對於三叉山應不陌生,我卻是由這本書才知曉原來台灣有座三叉山,以及曾經發生在這山裡那樁鮮為人知又傷痛無比的跨國救難事件。因為這本書,上網瀏覽了一些關於三叉山空難+山難的來龍去脈,不看還好,越看越心揪,即使已是逾半世紀以上的歷史,心裡的震撼還是強烈到有點招架不住。或許這個以三叉山事件為基底的故事,是作者對葬身於三叉山的英雄們獻上的致敬,也是對人們的吶喊:請永遠緬懷著這個偉大的歷史事件,以慰英魂。

 

書裡除了用真實事件為背景,也融入了原住民語言、文化、歷史、習俗(本就是以原住民少年為主角的故事),還有台灣在二戰當時及結束後的生活概況。在這些真實裡,揉雜了不少魔幻寫實,馬奎斯認為「魔幻寫實就是現實,而現實比虛構更精彩」,透過幻相反映出來的是真實的內在情緒。

 

少年心事以詩抒懷,同性的單戀心照不宣,這是海奴南的溫柔。棒球是恣意青春瀟灑汗水的象徵,是共同的璀璨回憶。哈魯牧特和海奴南,情深緣淺,這「情」之於兩少年是不同的意義,永別來得猝不及防,令人不勝唏噓。

 

成為真正的人,有經歷生命蛻變歷程的涵義。看著故事裡的主角逐漸成長茁壯,歷經死別、在罪惡與道德的天秤做選擇,經過此般淬煉洗禮,走過殤痛,哈魯牧特或許能真正的「米呼米桑」(好好活下去)。故事讀來千斤重,心中有許多憂傷小情緒跟著出來作祟,所幸幾經沉澱,且在作者感性的結尾中,也終能有些許釋懷,不再黯然神傷。

 

*感謝寶瓶文化提供試讀機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rene 的頭像
    Irene

    月光魚悅讀

    I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