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長大成人後,我們有多久沒有停下匆忙的腳步,好好觀察身邊的細微景致了?我們是否也早已被忙碌煩瑣的生活重擔給折磨得忘記童心是什麼了?花前自笑童心在,更伴群兒竹馬嬉,或許可以來品味一下重版出來的經典《七個孩子》裡如溫煦和風般舒適宜人的日常輕推理,找回遺失已久的童心。
十萬個為什麼彷彿是幼童的專利,曾幾何時我們問出口的為什麼已不再天馬行空具有創意?也冷漠地不再留意那些毫不起眼或習以為常的事物?我從自己的孩子身上深刻體悟到這一點。每次我帶著孩子出門,他總是有問不完的為什麼。為什麼天上的雲會動?為什麼車子在動路也跟著動?為什麼這個花是白色的?為什麼蜜蜂要採花蜜?為什麼蝴蝶會飛?為什麼小鳥要停在電線上?這類充滿著童真的問題,也總是讓我會心一笑,願意為他仔細解答。
而我又為什麼要寫上面那一大段與故事毫不相關的內容?只因為這本書的主角入江駒子,在我看來,是個保有童心的女孩子,如果沒有童心,怎麼會去特別注意周遭那些再細小不過的不尋常並且想找出合理的解答,是吧?
故事裡的小駒買了一本名為《七個孩子》的書,她在真實生活中遇到的幾件事情,往往也讓她聯想到在《七個孩子》裡讀到的故事。小駒和該書作者的通信,引領讀者一起推理一起解謎,隨著作者的真實身分呼之欲出,故事整體氛圍也從原本的輕鬆有趣變得觸動人內心底最柔軟的那一塊。
《七個孩子》採用故事中有故事,最後才做大總結的套匣式寫法,使得這本頁數不多的書變得很豐富有厚度,表面七則短篇故事,實際上卻是紮紮實實嵌入了十四個故事。每個故事幾乎都是生活中若不刻意便不會多做留意多做思考的微米小事,所有的解答都藏在容易被忽略的細節裡,當謎底揭露的那一刻,雖無高潮,但絕對是拍案叫好。
或許是平日頗缺乏這種細微的關注力,於是讀起這本書來感覺份外有意思,彷彿自己也在進行日常觀察一樣,是本口味很清淡,卻讓人想一再閱讀的暖心之作。
*感謝尖端出版提供試讀機會